第151章 王守仁(2 / 3)

落地声,乞儿闻声而动,立马磕头道谢。

见此一幕。

许夜伸手摸向了腰间的钱袋,虽说丁三郎的那些宝藏已经被送回了客栈,可他身上钱袋里依旧有钱,还是一包金豆。

手里传来鼓鼓囊囊的触感,许夜却在这时停了下来,最后摇摇头,松开拿着钱袋的手,来到一家包子铺。

包子铺老板见有客人上门,还是位身着丝绸华服的年轻人,气质不凡,立马就笑意吟吟地问道:

“客官,你看需要些什么?”

“给我包一笼包子。”

老板一听这话,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他正愁自己的包子生意没有对面一家的铺子生意好,正愁卖不出去,却不想这一下就来了大财主。

这蒸笼可不是两个巴掌大的小蒸笼,而是足足四尺见宽的大蒸笼,这一笼里面的包子,足足有二十多个。

以一个包子两文钱的价格这一笼包子就要买五十多文钱。

“客观你稍等,我马上给您装好。”

老板春风满面,也不问能不能吃完之类的话,立马拿起了旁边的油纸,打开蒸笼,将里面热气腾腾的包子一一用油纸包裹起。

不一会,一蒸笼的包子便被包好,足足有五袋,许夜摸出一颗金豆,放在了案桌上。

金灿灿的光芒,顿时吸引了包子铺老板的目光,一双眼睛瞪大,直勾勾的盯着桌上的金豆子。

下一秒。

他就一把将之抓在手里,生怕被人抢走,旋即将金豆凑近嘴边,拿牙齿咬了一口,见里外成色一至,顿时笑得合不拢嘴,立马给许夜找了钱。

收好老板找的银两,以及一些铜板,许夜提着包子来到街边的乞儿面前,将手里的包子放下便走。

一连给了五位乞丐,许夜这才准备离开,刚走了两步,身后就跑来一人,正是方才的包子铺老板,他来到许夜身边就小声地提醒道:

“这位公子,你实在不必善心,这些乞丐虽说都是些苦命人,但他们早就被城中那些帮派给收编了。

你给他们包子还好,可千万别直接给钱了,那些帮派要是见乞丐这么赚钱,肯定有人会把正常人打断手脚放这里卖惨骗钱。”

闻言,许夜点头:

“多谢提醒。”

其实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直接丢钱,为的就是防止包子铺老板所说的事生。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乞丐总是缺手缺脚,看起来可怜兮兮的原因,其实天生残疾之人是非常少的,只是有人被狠心之人利用,才会变成这副模样。

许夜走了两步,扭头用余光一望,刚好瞥见一位断了腿的乞丐,正用撕扯着包裹包子的油纸。

许是手指快要被冻僵了,乞丐的动作很不利索,拿东西也拿不稳,最后没有办法就拿嘴对着油纸撕咬。

将那油纸扯开,乞丐便疯了似的啃着里面刚出笼的肉包子,像是几天没吃饭的样子,丝毫不顾及形象,如同一只饿疯了的疯狗。

见状,许夜摇摇头,径直离开。

虽说他有了先天圆满的实力,可想要凭一己之力就改变这些人的命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也就只能顾及眼前之事了。

与此同时。

上阳郡的衙门里。

郡守王守仁正端坐在桌前,桌上已垒了一叠折子,他手里也拿着一张宣黄的折子,目不转睛的细细读取着上面书写的内容。

只是看了两眼,王守仁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心中烦闷不已:

“今年南边受了灾,流民怎么都往我这上阳郡跑了。”

他今日已看了许多份从下方各县递上来奏折,无一例外,都是说有数量庞大的灾民聚集,无法安置,全都在向他这个郡守讨要赈灾粮。

可眼下上阳城外就已经聚集了上万流民,他还苦恼怎么妥善处理这些流民呢,下面的县令又来要钱粮了。

他都已经自顾不暇,哪里有功夫管下面各县?

“钱钱钱…上任当差的把衙门里的钱都花了个精光,库中早就没了钱粮,却叫我碰上了这事!”

王守仁怒气冲冲,将手里的奏折撕了个粉碎,一把扔了出去,染了墨迹的纸张碎屑在房内飘荡,最终散落各处。

“现在形势如此严峻,上阳城外的万余名流民无法安顿,出了什么事,那些大人定会拿去去问罪,当替罪羊。”

身着大红袍官服的他,气愤的站了起来,心里很是苦恼。

明明衙门账上的那些银子他一分没花,全被上面那些人贪了个精光,可现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