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语破危局(3 / 8)

易战之谶语 舞悔 7764 字 4天前

边境水域大规模集结,其船队队列所形成的帆影,在偏南的日光下,影子该是投向北偏西方向才对!”

    他的语速越来越快,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分析光芒:“但黑鸦大人写的是‘影斜’!这个‘斜’字,绝非正常队列投影的走向!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些被黑鸦大人远远观测到、帆影呈现异常斜角的战船,它们当时……根本就不是正对着我青国边境方向列阵!”

    刘老五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隼,紧紧锁住李易:“接着说!”

    “还有‘逆光’!”李易的声音斩钉截铁,“鹰嘴崖在铁门关西南,英列若陈兵于我边境,黑鸦在崖上观察,应是顺光或侧光!何来‘逆光’?除非……除非那些战船的主桅和帆索,大部分时间是将侧面甚至……船尾朝向鹰嘴崖方向!这完全不合常理!除非它们的主要航向和攻击目标,根本就不是我青国!”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集结是假象!烟囱黑烟蔽日是真,但那是庞大的舰队在开动,在转向!他们真正要扑过去的地方,是蒲甘!那‘似炮声’的异响,就是战争已经开始的证明!六十六艘?可能还不止!他们是要一口吞掉蒲甘!”

    “啪嗒”一声轻响。

    刘老五手中那只把玩了许久的青瓷茶杯盖,失手落在了桌面上,滴溜溜转了两圈才停住。

    他定定地看着眼前这个呼吸急促、脸颊因激动而泛红的年轻人,那双沉静了数十年的眼眸深处,仿佛有惊涛骇浪在翻涌。

    雅间里,只剩下李易略显粗重的喘息声,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嚣。

    良久,刘老五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看李易,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暮色,声音低沉而凝重,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

    “备马。即刻进宫!”

    紫宸殿的烛火,燃了一夜。

    当第一缕惨淡的晨曦艰难地刺透深秋浓厚的晨雾,在皇城金色的琉璃瓦上涂抹出一层冰冷的灰白时,沉重的宫门才在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

    刘老五高大的身影率先走了出来。一夜未眠,他清癯的脸上并无多少倦色,反而那双眼睛,比昨夜在茶室时更加深不见底,如同蕴藏着寒潭。

    他身上的藏青官服一丝不苟,唯有腰间那柄鲨鱼皮鞘的短刀,在熹微的晨光中,反射出一点内敛而冷硬的光泽。他手中,紧握着一卷明黄色的绸缎——圣旨。

    在他身后半步,紧跟着李易。少年显然还未完全从巨大的冲击和一夜未眠的紧张中平复下来,脸色有些苍白,眼下一圈淡淡的青影。

    但他努力挺直了单薄的脊背,眼神紧随着刘老五,里面有紧张,有兴奋,更有一种初担重任的决然。他身上换了一套崭新的墨绿色捕快公服,尺寸略大,衬得他身形越发瘦削,却也凭空添了几分沉稳。

    一队精悍的缇骑已在宫门外肃立多时。人人腰挎长刀,背负劲弓,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胯下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不安地打着响鼻,喷出团团白气。

    刘老五在宫门前石阶上站定,目光缓缓扫过这支即将随他远赴西境的精锐,最后落在身旁的李易身上。他没有说话,只是将那卷沉重的圣旨,郑重地递了过去。

    李易双手微颤,恭敬地接过,冰冷的绸缎触感让他精神一凛。

    “代天巡狩,西境诸事,便宜行事!”刘老五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