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归葬囚笼(2 / 9)

易战之谶语 舞悔 8036 字 3天前

nbsp;   他没有看那近在咫尺、足以让无数武将疯狂的紫金帅印,只是深深垂下头颅,目光落在自己沾满归途尘土的靴尖。

    “神捕刘公遗骸已归故土安葬,遗志得偿。末将斗胆,”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清晰得如同刀刻,

    “请辞帅印,但求一黎城守将之职。刘公以血守黎城,末将……愿继其志,守其城,安其民。”

    殿内死寂。

    萧逸脸上的温和瞬间冻结,冕旒后的眼神陡然锐利如针。

    阶下侍立的几位重臣,如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之流,更是瞬间交换了惊诧与微妙的眼神。拒帅印?求守将?这简直……不识抬举!

    更是对朝廷恩典的莫大轻慢!

    萧逸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缓缓收紧,骨节泛白。

    他看着阶下那颗低垂的、无比固执的头颅,一股难以言喻的烦闷与隐隐的怒意升腾而起。

    又是黎城!又是刘老五!那捕快和他那句“守人心”,难道成了这年轻将军心中无法逾越的丰碑,连皇权恩赏都黯然失色?

    他盯着李易,目光沉沉,似要穿透那单薄的肩背,看清他心底到底在想什么。

    良久,那紧绷的气氛几乎要凝成实质,萧逸才缓缓松开手指,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听不出情绪的轻哼。

    “准。”

    黎城的春天,来得比帝都更晚,也更艰难。当李易再次踏上这片焦黑的土地,寒风依旧裹挟着未曾散尽的硝烟和尸骸腐朽的淡淡气息。

    断壁残垣如同巨兽的骸骨,沉默地指向铅灰色的天空。幸存的百姓蜷缩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眼神空洞麻木,如同惊弓之鸟。

    没有盛大的迎接仪式,只有黎城县丞带着几个同样面黄肌瘦的胥吏,惶恐地跪在寒风中。李易扶起他们,目光扫过这片满目疮痍,没有一句废话。

    “清点人口,登记造册。”

    “开义仓,按人头放粮,老弱妇孺双倍。”

    “征发青壮,清理废墟,首要疏通水源,重建居所。”

    “召集城内城外所有医者,集中药材,防疫治病。”

    一道道指令清晰、冷硬,如同他腰间长刀出鞘的寒光,迅速劈开了黎城绝望的麻木。

    他以铁腕整肃了车丰留下的骄兵悍卒,斩了几个趁乱劫掠、欺压百姓的兵痞,悬首城门示众三日。

    混乱的秩序如同被投入冰水的烙铁,嗤啦一声,瞬间凝固、降温。

    秩序初定,李易的目光投向了城外焦黑的田野和荒废的商道。

    黎城地处北境要冲,曾是沟通中原、草原乃至西北异域的重要商埠。

    战火焚尽了一切。他亲自带人踏勘土地,引山泉灌溉,改良耕具,将从安言商人那里换来的耐寒耐旱的种子分发下去。

    他下令在黎城旧址边缘,靠近水源、地势稍平处,划出大片区域,重建集市。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