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归葬囚笼(3 / 9)

易战之谶语 舞悔 8036 字 5天前

sp;消息如同春风,艰难却执着地吹过了边境的雪山和荒漠。

    先是零星的、胆大的安言药商,驮着珍贵的雪莲、虫草,试探着踏入这座刚刚褪去血腥味的城池。

    李易亲自坐镇集市,严令公平交易,军卒维持秩序,严惩欺行霸市。

    安言人用上好的药材,换走了急需的盐铁布匹,满意而归。

    接着,道朗人运着闪闪发亮的矿石来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赶着成群的牛羊、驮着厚厚的毛皮来了,甚至更遥远的异国商旅,也带着香料、宝石,小心翼翼地踏入了黎城新市。

    沉寂多年的商道渐渐复苏,驼铃声、马蹄声、不同口音的讨价还价声,如同生命的脉搏,重新在这片死地上跳动起来。

    集市上的货物堆积如山,安言人青翠欲滴的药草散发着独特的清香,道朗人矿石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的光晕,游牧民族雪白的羊毛、厚实的皮子散发着草原的气息,异国的香料混合着一种奇异的活力。

    李易时常独自站在集市边缘的高处,看着下面熙攘的人群,看着那些因为交易成功而露出的、久违的、带着希望的笑脸。

    他紧抿的嘴角,偶尔会掠过一丝极淡、却真实的暖意。大人,您看,人心在暖,城在活。

    帝都,宰相府。

    暖阁内熏香馥郁,炭盆烧得正旺。

    当朝右相中书令苟冬希斜倚在铺着雪白狐裘的软榻上,保养得宜的手指捻着一份来自北境的密报,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着阴晴不定的光芒。

    他面前,恭敬地站着户部尚书。

    “相爷,您看这黎城……”户部尚书小心翼翼地道,“那李易,不安分啊。开了集市,引了那么多化外之民进来交易,税赋倒是收了一些,可这隐患……”

    苟冬希慢条斯理地将密报丢进炭盆,火舌瞬间将其吞噬。

    他端起手边的雨过天青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声音带着一种慵懒的寒意:

    “隐患?何止是隐患!安言人、道朗人、那些茹毛饮血的游牧蛮子,还有不知根底的异国商旅,鱼龙混杂,聚集边境!他们今日能来做买卖,明日就能探我虚实!黎城乃北境门户,刚刚经历战火,元气未复,若让这些外族势力坐大,甚至暗中勾结……”

    他冷笑一声,放下茶盏,目光如毒蛇般盯住户部尚书,

    “再者,商贾重利轻义,边贸一开,多少铁器、盐巴、布帛甚至军资流了出去?长此以往,是资敌还是强我?朝廷的威严何在?边境的安稳何存?”

    户部尚书额角渗出冷汗:“相爷高见!下官愚钝!只是……那李易是陛下亲点的守将,又有平叛之功,贸然……”

    “功?”苟冬希嗤笑一声,眼中满是讥诮,“匹夫之勇罢了!陛下仁厚,念其旧功。然我等身为宰辅,岂能坐视其行差踏错,祸乱边境?”

    他站起身,踱到窗前,望着外面庭院中几株在寒风中瑟缩的枯树,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北境初定,当以休养生息、稳固防务为要!传本相钧令,即日拟旨,颁行北境及所有边关——为绝外患,肃清边陲,自即日起,严禁一切非我青国子民入境贸易!违令者,以通敌论处!所有已开边市,即刻关闭!现有滞留之外族商旅,限期离境,逾期强逐!”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