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十六章 最后的直谏(3 / 4)

错误,徽宗不待见他,所以对方一登基便主动五次辞相。

    但徽宗都不肯,一面挽留他,一面授意下面的言官御史拼命找碴。

    章惇被弹劾罢相。

    见官家如此,韩绛道:“老臣求陛下垂怜。”

    官家皱了皱眉头道:“韩卿,朕还要倚重你主持国事,你不可在这时离朕而去。”

    说到这里官家道:“朕变法之初,便身穿戎装求两宫太后,允朕亲自率军收复青唐故土,还我汉家山河,奋然雪数世之耻的夙愿。”

    “今之西夏不过是一妇人,一小儿,一困蔽小国,辽也不过是四分五裂之国。”

    “韩卿要助朕一臂之力,不可离朕而去?”

    官家说到这里,几乎已是斩钉截铁地不许韩绛辞相了。

    此刻韩绛脸色有点不一样了,将心比心,人家都病成这样了,官家还不许人走,难道真要让人在宰相任上卒吗?

    再厚道的人这时候也是要发火了。

    但见韩绛苦笑道:“陛下,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此为臣如今之愿也!”

    “但十余年君臣,臣有数言不得不说。”

    官家动容道:“韩卿请讲!”

    但见韩绛强撑病体言道:“陛下,古者兴师十万,日费千金,故而军无辎重则亡,无委积则亡,无粮食则亡。”

    “治平四年,陛下命种谔收复绥州,用钱六百万贯!”

    “熙宁三年,陛下用臣攻罗兀城,用钱一千六百万贯!”

    “后用章越,王韶收复熙河路,六年先后用钱一千八百万贯,熙宁七年后至今岁常费又两百万贯!”

    “熙宁九年,陛下征交州,又费五百一十九万贯,其余金银粮草无算!”

    “财者为国之命,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臣请陛下顾念国力负担之重,生民之苦。”

    官家正色道:“朕知韩卿爱民之心。朕已允了免去五等户役钱,并让免役宽剩钱为两成之数,此事朕已是办到,而且不会反悔。”

    免役法是韩绛最关切的事,日后也是他的政治遗产。

    官家再度向韩绛重申绝不会动免役法,希望以此让他回心转意,尽力挽留对方。

    韩绛道:“臣谢过陛下,但臣仍以为伐夏之事不可操之过急。”

    官家恼道:“朕已是立下志向,先取熙河以断西夏右臂,再取灵武以继大辽右臂。”

    “当初朕在殿上言,为天下之事,岂可无序?朕胸中早有了全盘方略。”

    “卿等按朕的方略,且为之便是。”

    韩绛道:“陛下从王安石‘调一天下,兼制狄夷’之方略,陛下以为灭了西夏,国势便会扭转,百姓便可解决倒悬之苦。但臣以为若不先施以仁义,解民之急,即便攻下西夏,国势依旧如故不会好转!”

    韩绛说完这句,官家脸色一下极难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