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古郎草原,搜索直升机群如迁徙的候鸟掠过草浪。
当肖镇乘坐的军版悍马车衝上山坡时,橘红相间的返回舱正静静矗立在薄雾中,舱底缓衝气囊像绽放的雪莲。
这幕让当年参与神舟一號回收的“十八勇士”之一热泪盈眶——七年前他们在此创造歷史时,用的第一代设备如今已经是第四代数字式设备了。
“华夏成为第三个掌握全流程空间站技术的国家!”
新华社快讯隨电波传遍世界时,肖镇正轻抚舱体上尚未散尽的余温。
烧蚀纹路在鈮合金表面勾勒出奇异的图腾,宛如远古先民仰望星空时刻下的星图。
他想起在加加林中心培训时,苏联教官指著联盟號飞船说的话:“太空不会辜负真诚的探索者。”
后续评估证实,这次飞行创下五项世界纪录:
1. 轨道控制精度:十米级(传统千米级)
2. 黑障区跟踪时长:缩短60%
3. 高温材料耐热:1700c持续6280秒
4. 落点预报误差:0.8公里(礼炮系列10公里)
5. 载荷比:实验设备占总质量33%
当西方观察家震惊於华夏航天“十年不鸣,一鸣惊人”时,肖镇已在规划天宫核心舱的製造节点。
他身后总装厂房里,空间站实验舱段正沐浴在戈壁滩的星辉下——那里有水稻全周期培养系统,有斑马鱼水生生態实验柜,更有团队下一个太空冶金实验方案。华夏人跨越星辰大海的征途,此刻才真正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