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的国家。
奥地利大公开始以更加强硬的态度逼迫勃艮第公爵接受这份条约,甚至威胁勃艮第,如果不接受,那就只能开战,而到那时奥地利大公将会用更加苛刻的条约惩罚勃艮第。
直到勃艮第公爵看到了奥地利取消了自己的保证独立的外交行动是,他终于意识到奥地利估计是要来真的了。在千思熟虑之下,勃艮第公爵还是选择了听从内心的选择,不愿意把勃艮第的人民再次带上战场,决定同意奥地利的不平等合约。
在第戎(现勃艮第首都),奥地利与勃艮第签署了这份条约,这实质上表明勃艮第已经成为了奥地利的半个附庸,以后在哈布斯堡继承人上台之后将会成为奥地利的联统国,彻底成为帝国的一部分。
“他们谈及勃艮第的屈服,建立在法兰西半残身躯上的这个婴幼儿终于还是被帝国强硬纳入自己手中。”
“奥地利获得完全收复帝国领土,帝国权威修正+10%,该修正持续到勃艮第失去为止。勃艮第当前统治者将死去,该继承人为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把勃艮第变成联统国。”
“帝国事变:勃艮第想要加入帝国的事件将不会被发生,奥地利自动获得10帝国权威,每月帝国权威额外+0.1持续10年。”
“奥地利获得帝国的崛起:外交吞并花费-35%,联统国合并时间-30年,奥地利将更有可能在统治者死去后直接继承联统国的领土,以上修正持续20年。”
得益于奥地利再次完成了“勃艮第问题”的任务,系统直接给予了奥地利最需要的减外交吞并时间和外交吞并花费,这直接让奥地利准备开始吞并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王冠领地,看了一眼进度,也只要外交点数足够的话,差不多17年左右就能完全把波西米亚和匈牙利合并到自己领土。
奥地利那时同样可以完成任务“奥地利帝国”,成为一个拥有庞大领土的真正的列强。
这也是奥地利一直以来的愿望。
至于勃艮第,奥地利则是选择了遵守与卡斯蒂利亚的约定,通过转让附属国来使勃艮第成为卡斯蒂利亚的联统国,而且奥地利与勃艮第签署的条约还有效。
于是奥地利与卡斯蒂利亚商量好,奥地利转让勃艮第给卡斯蒂利亚,把勃艮第踢出神圣罗马帝国,这样就少吃一些帝国领土的惩罚;而卡斯蒂利亚也选择帮忙把自己的低地附庸国手动移出神圣罗马帝国,防止干预奥地利帝国权威的增长。
至于勃艮第和其他低地小国,卡斯蒂利亚和奥地利丝毫不关心他们的想法,只是当作物件与买卖进行交易。
这下子彻底伤了低地小国们的心,以至于他们发誓,宁愿与法兰西混也不愿意再次进入帝国了。
(群,有了底气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