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苛税杂费(1 / 2)

以贪治明 佚名 1439 字 3天前

从某些角度上说,一个毫无背景的人想要在大明朝做点生意,一个字形容是:难!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很难!

想做大生意吧,得小心封建主义的铁拳砸脸;想做小生意呢,又得面对数不清的苛税杂费。

比如贾指挥口中的门摊税,这是正税,税率大致为日营业额的3%,与洪武爷八八哥规定的商税税率:三十税一,基本一致。但千万別觉得这就完了。

从净街到巡街,各种名目的钱款,就好比“打老虎”前的卫生费、综合管理费、技术指导费等等。各个衙门下属的杂役们,有的是办法打你的秋风。

至於说不给若是普通人,你不给试试!

“晚生理解,就是不知,这净街、巡街,通常每日需要多少”

李斌有些无奈地微微拱手,向著贾指挥请教道。

虽然贾指挥说可免东城兵马司的巡街费,但李斌却不打算省下这笔钱。毕竟,无论是县衙的衙役,还是兵马司的火甲,这帮人的政治身份是“役”。

“役”在明代可谓是一个比“吏”还要低的存在。如果照比后世的公家单位来看,“官”是领导、“吏”是科员、办事员,那么“役”就是传说中的临时工。

嗯,还是没有工资的那种...

“这可没个定数,若你生意红火,丁甲们自然想多要些;若是惨澹,那便少些。正常来说,只是打发我兵马司或大兴县,十文左右即可。即便生意红火,至多涨到个十五、二十文的也就差不多了。”

贾指挥眼见李斌如此认真的询问,態度一时间也好了不少。显然,这新科进士,並不是什么“不食五穀”之辈,多少知道尊重当地的“规矩”。

於是乎,贾指挥也认真地劝告道:“最怕的是,锦衣卫那群人。这帮人平时不太会出来巡街,但若是被他们盯上了,那要费多少,就得看他们给你罗织的罪名如何了...”

“要是『商铺占道』,百文可解,但很少见,他们一般是瞧不上这么点钱的;要是『货物违禁』,则数两白银打底;要是『囤积居奇』,则百两起步;若是『私通外敌』...”

“晚生只打算卖个干炸油角,何来那些说法。”

听著贾指挥的介绍,李斌哭笑不得地连连摆手。

该说不说,这部分的成本,似乎比李斌想像中要低不少:首先,锦衣卫那边就不用担心了。

贾指挥的意思倒也明白,这锦衣卫通常喜欢“抓大放小”。不是实在穷得没办法了,他们也不至於盯上自己这样的小摊小贩。

反倒是没那本事去敲豪商巨富的杂役们,才是李斌需要“孝敬”的对象。

可同样的道理,这帮人就是因为没啥硬实力,所以才专敲小商小贩,自然,他们敲也敲不了太多。

有了大致的“公关费”標准后,李斌便快速在心里盘起了帐。

李斌打算售卖的小食也很简单,就是油煎猪肉白菜馅饺子。

食材成本:每个饺子,大约需要消耗麵粉12克、猪肉10克、白菜10克,外加0.30.4克左右的盐。参考如今京师的物价:小麦麵粉10文一斤、猪肉14文一斤、白菜5文一斤、盐14文一斤。

李斌不难算出在食材这块,每个白菜猪肉馅饺子,成本为小麦0.2文+猪肉0.23文+白菜0.08文+盐0.007文,合计0.517文。

再加上煎炸饺子时,会被饺子吸附上去的那一克到两克食用油,按照如今市面上较贵的芝麻油26文每斤的標准附加到每个饺子上。

则每个饺子的成本就会来到0.56文。

燃料成本:假设自己摆摊从酉时摆到戌时,以铁质带灶眼的烹飪炉燃烧效率,这两个时辰莫约需要消耗松柴10斤左右,折价10-12文。

根据食材配比,李斌计算出每一个单位的標准进货量,即在进购盐1斤的同时,进购麵粉30斤、猪肉25斤以此类推,这样可以確保食材没有浪费。

而一个標准进货量,可出饺1490个。若以十个饺子为一份,则可售149份。

若是一天只能卖出这149份炸饺,总成本就是834.4文的食材+12文的燃料+40文的“公关”,以及营业额3%的门摊税。

为了快速洗钱,那定价,李斌自然得是能高则高。但,这个高,也不能高到给兵马司“上眼药”的地步。

一份並不顶饱的炸饺子,撑死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