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公司改组(3 / 4)

原子异能 佚名 3109 字 10天前

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双方团队围坐在会议桌旁,气氛热烈而紧张。华创资本的代表首先发言,他西装革履,目光敏锐,侃侃而谈:“绿驰科技在两轮电动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想进一步拓展市场,我们建议加大在新兴市场的推广力度。比如东南亚和南美洲,这些地区的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尚未被充分挖掘。”

瑞信投资的代表紧接著说道:“我们在製造业供应链整合方面有著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我们与眾多优质供应商保持著长期合作关係,有望为绿驰电动车的供应链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就像我们之前合作的一家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成本降低了15%,效率提升了20%。而且,我们还推荐一种新型抗震玻璃材料,经测试,其抗衝击性能比现有材料提升40%,这对於提升电动车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有著重要意义。”

恆泰基金的技术专家推了推眼镜,接过话茬:“我们对绿驰电动车的现有技术进行了深入评估。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我们建议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特別是在电池续航和智能化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强大的技术评估团队,为绿驰科技的技术升级和研发投入提供专业建议,確保公司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在洽谈过程中,双方就投资细节、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討论。华创资本担心公司在新兴市场的推广风险,苏瑶详细阐述了市场调研数据和推广策略,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瑞信投资对供应链整合的主导权有所担忧,林羽则表示公司將全力配合,共同打造高效供应链;恆泰基金对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疑问,苏瑶拿出详细的財务规划和预期成果报告,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经过多轮深入交流,各方终於就投资细节达成共识,很快签订了入股协议。三家资本共注入1.2亿资金,这1.2亿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为绿驰科技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其中,苏瑶专项划拨3800万用於建设无尘车间,这个无尘车间將为生產高品质的电动车提供更优质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罗振刚也积极投入到新公司的筹备中。他虽然对新的管理理念和资本运作有些陌生,但他凭藉著自己的勤奋和执著,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他开始尝试使用智能管理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发现了其优势,对生產效率的提升有著显著的帮助。

同时,罗振刚也在思考如何利用新引入的资本进一步提升绿驰生產的极光牌电动车的生產工艺和產品质量。他组织车间骨干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鼓励大家创新,为新產品的研发和生產出谋划策。但引进的自动喷涂设备虽提升了效率,却出现了釉料厚度误差比手工操作高出0.03的问题。罗振刚眉头紧皱,坚决要求返厂调试。这一决定导致项目进度延迟了两周,但他毫不退缩,他说:“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绝不能因为一时的进度而牺牲质量。”

为了確保產品质量,绿驰车间新增了三道ai视觉检测工位,与原有手工质检形成双轨制。这一举措效果显著,瑕疵品检出率从92%大幅提升至99.7%,大大减少了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场的风险。

参照枫家潭服务中心项目“2581.08㎡建筑 + 175天工期”的標准化流程,苏瑶要求新车间建设採用模块化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就像搭积木一样,將原本需要12个月的工期压缩至8个月,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借鑑“框架结构 + 连廊联通”设计,电动车总装车间立柱间距精確设定为12.8米,既满足agv机器人通行需求,又保留了人工巡检通道,实现了自动化与人工管理的完美结合。新生產线参照酒瓶深加工行业“日產10万只”的標杆產能,设定电动车架焊接工位节拍为112秒/台,较原產能提升23%,但同时对合格率要求提高至99.95%,在提升產能的同时保证了產品质量。

建筑承包商提议改用低价水泥,罗振刚得知后,拿著他隨身携带的压力测试仪,严肃地对承包商说:“这种低价水泥28天抗压强度差3pa,根本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要的是质量,不是低价。”他坚定的態度和专业的检测数据,让承包商无话可说,只能按照要求更换水泥。

绿驰车间高级技工平均年龄47岁,为了培养新一代技术骨干,苏瑶力排眾议设立“师带徒”激励基金,要求三年內培养30名35岁以下技术骨干。这一举措激发了老技工们的积极性,他们纷纷主动带徒弟,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公司改组后的第一次高层会议上,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