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號机器人早已等候在一旁,见二人下车,便走上前来,用它那沉稳的电子音开始作介绍:“欢迎二位来到羽林集团氦 - 3基地。这里的核心区是整个基地的控制室以及氦 - 3分离提纯工厂,它就如同人类的大脑与心臟,掌控和维繫著基地的核心运作。旁边分別设有钢铁冶炼厂和氧气收集工厂。各个厂房之间通过特殊材质的管道连接,从太空俯瞰,整个基地呈现出独特的放射型布局,这样的设计有利於资源的高效传输与分配。”
介绍完毕,2號机器人带著他们走向氦 - 3基地控制室。来到安全门前,2號机器人提醒二人:“二位可以脱下太空衣,放在旁边专门的放置区。控制室內部已经按照人类生存需要,將各项参数调整到位,氧气含量也调至最舒適的比例。”程昭明和沈启曜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对方,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惊喜与期待。在2號的帮助下,他们脱下了略显笨重的太空衣,瞬间感觉身体轻盈了许多。呼吸著控制室里新鲜而舒適的空气,二人舒展了一下身体,开始好奇地打量著这个空旷而又充满科技感的控制室。控制室內通体洁白,没有一丝杂色,上部中间透明,一眼望去,宇宙星空尽在眼里。
2號机器人走到控制室中间,抬起机械手臂在空中轻轻一划,立即出现了整个基地的全息影像。为了让程昭明和沈启曜能清楚地理解,2號机器人不得不使用声音控制著全息投影的显示。毕竟,平时它和基地智能核心的交流都是基於数据交换,那种方式比声音交流要快上无数倍。这个控制基地的智能核心正是太初最先分离出来的子体1號,它如同基地的隱形守护者,时刻监控和调节著基地的各项运行参数。2號机器人详细地讲解著基地的运作流程、各个系统的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从月球土壤的採集到氦 - 3的提取过程,从钢铁冶炼的创新工艺到氧气收集的高效方法,再到未来计划扩大生產规模和增加科研项目的设想,都一一阐述。程昭明和沈启曜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出一些问题,2號机器人都一一耐心解答。讲解完毕,2號机器人带著二人走过连接通道,依次参观了氦 - 3分离提纯工厂、冶铁工厂以及制氧工厂。
在氦 - 3分离提纯工厂,巨大的设备有序运转,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从月球土壤中提取氦 - 3的过程犹如一场神奇的魔法,各种复杂的管道和仪器协同工作,將珍贵的氦 - 3从土壤中分离出来,提纯到极高的纯度。程昭明不禁感嘆:“这技术真是太先进了,每一个环节都如此精密。”沈启曜也点头赞同:“是啊,这背后得凝聚了多少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啊。”
在冶铁工厂,高温熔炉散发著炽热的光芒,矿石在其中被冶炼成优质的钢铁。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进行著各种操作,从进料到锻造,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误。2號机器人介绍道:“这里採用了最新的冶炼技术,不仅提高了钢铁的质量,还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程昭明和沈启曜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对羽林集团的科技实力又多了几分敬佩。
在制氧工厂,巨大的收集装置如同张开的巨口,源源不断地收集著氧气。通过特殊的技术,將从冶铁工厂中氧化铁分离出来的氧气,提纯並储存到巨大的罐体中。2號机器人说道:“这些氧气不仅满足基地自身的需求,还能为天河基地提供支持。”程昭明和沈启曜深刻地感受到了两个基地之间紧密的联繫和合作的重要性。
然而,由於羽林集团氦 - 3基地目前还没有人类常驻,相关生活设施尚未完善,缺少食物供应。因此,在完成参观后,程昭明和沈启曜在3號机器人的护送下,再次登上运输车,沿著轨道返回了天河基地。
一回到天河基地,程昭明和沈启曜便迫不及待地找到留守的航天飞行工程师陆望辰,兴奋地讲述著此次参观的所见所闻。从路上的月面风景到基地的布局设计和先进的生產技术,从智能核心的强大功能到未来的发展潜力,他们说得绘声绘色,陆望辰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讚嘆声。陆望辰感慨道:“看来我们两个基地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啊,有了这些先进技术的支持,我们在月球上的探索和开发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隨后,程昭明和沈启曜又將此次参观的详细情况整理成报告,迅速发往国家探月工程项目控制中心。这份报告不仅记录了羽林集团氦 - 3基地的实际情况,更为后续两个基地的深度合作以及国家在月球上的进一步探索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犹如一座桥樑,连接著两个基地的未来,也为国家的航天事业铺就了更坚实的道路。国家可以根据这份报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