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这已是最有力的回答(3 / 3)

传到城里。

“西山脚下似乎新开了个酒厂。”“听说他们在酿米酒,酒香很浓。”“不仅如此,据说还运来一整车葡萄,似乎是打算生產红酒。”“那种外国人爱喝的酒。”

確实,国內普通人接触红酒的机会不多。

倒是留学归国或有一定品味的人群偶尔会购买。

不过大多数红酒仍是进口的,价格昂贵。

京城外有一座葡萄酒庄园,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与现代一些大企业隨意收购海外酒庄不同,如今在新开的酒庄订购葡萄酒,对有些閒钱且有留学背景的人来说,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娄晓娥最初並不知晓这座酒庄是苏建设创办的,直到得知租地人正是他,便立刻登门拜访。

儘管她已无需为生计发愁,起初对酒庄兴趣不大,认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经营这种產业。

但当她得知幕后主使是苏建设时,態度发生了变化。

苏建设打造的东西,品质自然无需质疑。

娄晓娥主动提出入股,却被苏建设婉拒:“我只是想酿些酒自饮或送友,並无盈利目的,產量也不会太多。”娄晓娥听后意识到入股无望,转而决定预购一千瓶红酒,並打算长期存放,待未来价值更高时再享用。

这批酒將是酒庄首次出品,意义非凡。

苏建设早已洞悉她的意图,无奈笑道:“预定一千瓶我这首批不过是试探市场反响,成败还未可知。”

“总共才五吨葡萄。”

“试酿的话,出酒率不会高。

大概千支左右。”

“市面上什么红酒没有,还要这种新东西,我还想全留著呢。”

“给你留百支好了。”

“若觉得不够,再多送些牛奶。”

娄晓娥这位世界级巨头听罢苏建设的话,顿时面颊泛红:

“无赖!”

娄晓娥无奈地意识到,自己对苏建设的话竟心领神会,仿佛连內心的纯净都被污染了。

苏建设以为此事就此作罢。

殊不知,有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渐渐地,京都城外竟然兴起了一座葡萄酒庄园的消息传开,留过洋的人纷纷前来预约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