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外患内乱一锅端(2 / 3)

他们入关。”

金孝贞立于一旁汇报道,“已让他们返回等候。

只是人员众多,末将担忧擅自处置他们,怕会给侯爷招来麻烦。”

“这些消息从何而来?”

张克头也不抬地问道。

金孝贞眼中闪过一丝自得之色:“末将挑选了几个机灵的兵卒,乔装成挑夫力士,花了些银子混入乐平县。

那些官员的随从口风不严,使些钱财,连有几处外宅都说出来了。”

“三子。”

张克突然开口。

一直静立在旁的亲兵即刻上前:“侯爷?”

“燕山军自有燕山军的规矩。”

张克的声音低沉而平稳,“此类信息费无需金千户自掏腰包。

赏赐金孝贞五百两,记在燕山局特别情报经费项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属下这就去办理。”

金孝贞又是一个深深的鞠躬:“谢侯爷赏赐。”

张克挥手示意他退下,重新翻开名册。

名册的页记录着燕州布政使张文翰的详尽履历。

张克的目光在“礼部郎中”

四个字上稍作停留,嘴角微微下撇。

礼部那帮人的行径他再清楚不过——清水衙门里的“生意经”

,售卖考题、篡改名次、包庇作弊……五万两银子,怕是这位张大人半生的“勤恳所得”

翻至下一页,燕州按察使周明远的记录令他眉头一蹙。

“捐监出身……司马藩第九房小妾的父亲……”

张克的手指下意识地加大力度,在纸面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凹痕。

司马藩那老登,今年将近五十岁了吧?

这周明远为了攀附权贵,竟将女儿送给年纪长于自己的男人做妾室。

念及此事,他胸口涌起一阵厌恶之感,忍不住低声咒骂:“万恶的封建社会。”

名册一页页翻过,保定府知府李才——乃是苏州富商的纨绔子弟;

顺德府知府马德昌——为扬州盐商的女婿;

广平府知府虽通过正途考取举人,却仅在偏远的闽州担任过知县;

至于那些知县们,清一色靠捐钱买官……

“啪!”

张克猛然合上册子。

此时他已全然明白。

英国公张维从何处筹措军费来组建四十万大军北伐?

朝廷这些年国库空虚,连边军的粮饷都时常拖欠。

好家伙!

他刚收复的这些燕州府县,分明是被当作商品!

要卖也是老子卖轮得着你们?

张克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燕州的位置。

那里标注着燕山军控制的区域以及尚未占领的地带。

“好一个朝廷……所图谋者甚大呀。”

“果真不只是来讨伐多尔衮,顺便也是冲着我的燕州来的吧!”

怪不得人多耳衮都在北撤了,还搞出那么大阵仗,几十万大军,所花费何止千百万。

他回到桌前,再度翻开名册。

这些花钱买官的庸碌之辈,有几人懂得治理地方?

有几人真正忠于朝廷?

不过是一群投机取巧之徒罢了。

朝廷那帮人打得好算盘——用捐官的银子充作军费,既打跑了多尔衮立下不世之功,又用几十万大军逼他屈服收回了燕州权力,这可谓是一举多得。

“无耻至极。”

张克冷笑一声,“军费不见给我报销,倒想着来摘取胜利果实。”

他想起自己刚被免去的燕州总督和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职位。

当初只因反对南北对进的冒险方案,就被朝廷以此为借口削夺权力。

现在想来,朝廷是打算将外敌和内患一并解决,可惜空有一副好胃,却没有一副好牙。

“达顿。”

张克突然开口。

“侯爷。”

达顿右手握拳抵胸,行了个燕山军礼。

张克转身走向书案,快写好一封信,封装好。

“你骑马度快,去给太原府的廉总督送封信。”

达顿双手接过信件,触手便知里面只有薄薄一张纸——侯爷的信向来简洁明了,从不赘述。

“告诉廉总督,燕州总兵张克借道晋州,前往乐平县公干。”

张克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情绪。

五百亲兵虽数量不算多,但进入他州地界终究是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