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问题(2 / 2)

慢悠悠、带着节奏感的老织机,“奶奶的织机在唱歌,在呼吸。”

然后,她拿起两张喷了涂层后效果不同的布样,歪着小脑袋,“快的布……太滑了,灰灰抓不住?慢的布……有好多小坑坑,灰灰能钻进去?”

孩子的直觉,有时直指核心!

沈静文眼睛一亮!

对!

“呼吸”

老织机织出的布,因为其相对“原始”

的张力控制和梭子力度,使得布面纤维并非绝对紧密排列,反而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细微的“孔隙”

结构!

而正是这种细微的“孔隙”

,让草木灰浆液在喷洒后能够更好地渗透、附着在纤维间隙中,干燥后形成牢固而均匀的天然保护层。

而高运转、精密控制的半自动织机,追求的是绝对均匀和紧密,布面反而像一面过于光滑的镜子,天然的草木灰颗粒难以“扎根”

“朵朵真棒!

你提醒妈妈了!”

沈静文激动地亲了女儿一口。

她立刻把朵朵的现告诉了老周和汉斯。

汉斯听完翻译,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敬佩的神色。

他没想到,问题的关键竟然被一个几岁的小女孩点破。

他立刻走到新织布机旁,重新仔细地研究起它的张力调节装置和梭子力度控制系统。

“沈女士,”

汉斯思考片刻后,指着控制面板说,“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调整。

让织机‘学会呼吸’?”

他尝试着修改了几个参数,降低了梭子打纬的力度,并微微调整了经纱的张力,让织造过程不再是追求极致的紧密,而是允许布面在微观层面形成一点点可控的“松弛感”

和微小的纤维间隙。

“就像……模仿老织机的‘节奏’?”

沈静文问。

“是的!

模仿节奏!”

汉斯用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