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活无常学者”
,名称不大冠冕,我不想干下去了,只在这里下一个武断:
《玉历》式的思想是很粗浅的:“活无常”
和“死有分”
,合起来是人生的象征。
人将死时,本只须死有分来到。
因为他一到,这时候,也就可见“活无常”
。
但民间又有一种自称“走阴”
或“阴差”
的,是生人暂时入冥,帮办公事的角色。
因为他帮同勾魂摄魄,大家也就称之为“无常”
;又以其本是生魂也,则别之曰“阳”
,但从此便和“活无常”
隐然相混了。
如第四图版之a,题为“阳无常”
的,是平常人的普通装束,足见明明是阴差,他的职务只在领鬼卒进门,所以站在阶下。
既有了生魂入冥的“阳无常”
,便以“阴无常”
来称职务相似而并非生魂的死有分了。
做目连戏和迎神赛会虽说是祷祈,同时也等于娱乐,扮演出来的应该是阴差,而普通状态太无趣,——无所谓扮演,——不如奇特些好,于是就将“那一个无常”
的衣装给他穿上了;——自然原也没有知道得很清楚。
然而从此也更传讹下去。
所以南京人和我之所谓活无常,是阴差而穿着死有分的衣冠,顶着真的活无常的名号,大背经典,荒谬得很的。
不知海内博雅君子,以为如何?
我本来并不准备做什么后记,只想寻几张旧画像来做插图,不料目的不达,便变成一面比较,剪贴,一面乱发议论了。
那一点本文或作或辍地几乎做了一年,这一点后记也或作或辍地几乎做了两个月。
天热如此,汗流浃背,是亦不可以已乎:爰为结。
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一日,写完于广州东堤寓楼之西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