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o章 用不同的招牌承接工程(2 / 5)

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保护好你,那些证据才能真正挥作用。

新的安置点会有医生全程照顾你,案件的进展我们也会随时向你通报。”

郑建国沉默了,他知道老陈说的都是事实。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滴敲打着玻璃,仿佛是命运的鼓点。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我配合。

但你们一定要小心,那些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老陈站起身,朝身后的同志示意了一下。

两名便衣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起郑建国。

郑建国强忍着伤口的剧痛,缓缓挪动身体,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自己的身体对抗。

当他走到门口时,回头看了看这间住了多日的房间,心中五味杂陈。

夜色中,几辆没有牌照的黑色轿车悄然停在招待所后门。

郑建国被护送上车,

他回头望向那扇曾无数次凝望案件资料的窗户,玻璃上蜿蜒的雨痕如同未干的泪痕,模糊了屋内晕黄的灯光。

半个月来,这里见证了他与王天的每一次案情推演,记录了无数个辗转难眠的深夜,此刻却要像丢弃一件破旧的战衣般匆匆离去。

"

郑同志,时间紧迫。

"

身旁的便衣低声提醒,手掌虚扶在车门上方,随时准备护着他上车。

郑建国点点头,喉结艰难地滚动——那些藏在床垫下的线索笔记,夹在水果箱底的录音笔,此刻都随着仓促撤离成了悬而未决的牵挂。

车队动时,轮胎碾过积水出细碎的声响。

三辆黑色轿车呈品字形排列,没有开启车灯,像一群蛰伏的夜行动物。

郑建国靠在防弹座椅上,绷带的压迫感与颠簸的路面双重作用下,眼前泛起阵阵黑雾。

他强撑着掀开窗帘一角,看着招待所的轮廓在后视镜里渐渐缩小,最终隐没在雨幕中。

"

为什么不走高?"

郑建国的声音沙哑,打破了车内的死寂。

前排的老陈回头,仪表盘的蓝光映得他的脸青灰如石刻:"

高监控太多,他们的眼线能顺着etc记录追到卫星定位。

"

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座椅扶手,"

况且城北立交桥的事闹大后,他们肯定在主要干道布了暗桩。

"

这句话如同一把冰锥,让郑建国瞬间清醒。

他想起白天看到的工程检测报告,那些用建筑垃圾填充的桥墩,那些触目惊心的贪污数据,此刻仿佛都化作了无形的追兵。

车窗外,乡间小路坑洼不平,车轮碾过石子出"

咔嗒"

脆响,路边的杨树在风中摇晃,

车身随着坑洼起起伏伏,每一次震动都像重锤狠狠敲击,又似一把锐利的冰刃,毫不留情地深深刺进郑建国受伤的肋骨。

那钻心的疼痛瞬间蔓延开来,疼得他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

字,细密的冷汗立刻从额头冒出,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

可郑建国强咬着牙关,努力隐忍这剧痛。

他的目光透过布满雨痕的车窗,像一台精密的雷达般敏锐地扫视着周围的动静。

他清楚,在这危机四伏的逃亡之路上,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天色愈昏暗,仿佛一块巨大且厚重的黑幕,正从遥远的天际缓缓落下,将整个世界都包裹在无尽的黑暗之中。

远处那寥落的村庄里,零零星星地亮起了几盏灯火。

昏黄的光晕在如注的雨幕中摇曳不定,好似随时都会被风雨扑灭,给这寂静的雨夜平添了几分凄凉与孤寂。

偶尔,能瞥见几户人家的窗户上映出模糊的人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温馨而安宁。

这场景与此刻郑建国所处的危机四伏的境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对平凡生活的渴望,可使命在肩,他只能将这渴望深深埋在心底。

郑建国靠在座椅上,身体因疼痛而微微颤抖着,但他的眼睛仍不时警惕地瞥向后视镜。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如同鬼魅般突然出现在视野里。

一辆摩托车,正不远不近地跟着车队。

在漆黑的雨夜中,那摩托车的轮廓若隐若现,像是黑暗中潜伏的幽灵。

骑车人戴着全盔,将整个头部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在夜色和雨幕的双重笼罩下,整个身形显得格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