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红色的标注在表格里格外醒目(1 / 4)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手指点在屏幕上的两个时间戳上,红色的标注在表格里格外醒目。

老周凑过去一看,眉头瞬间舒展:“把这个时间段前后的所有异常事件都调出来!

包括商务传真、药物注射记录,我倒要看看,这只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再次密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他们知道,这一次的交叉对比,很可能会让案件迎来关键转折。

与此同时,郑建国拿起另一份文件,快步走向局长办公室。

文件袋上贴着“隐蔽审计申请”

的标签,里面装着药企和商人旗下所有公司的基础资料。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呼吸——隐蔽审计不同于常规调查,不仅需要精准的切入点,还要避免打草惊蛇,必须说服局长批准这项难度极高的行动。

“局长,我申请对临江生物制剂厂及商人旗下所有公司进行隐蔽财务审计。”

郑建国将文件放在局长面前,语气坚定,“不查他们明面上的账目,那些肯定早就做过手脚。

我们要查的,是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小支出——比如频繁的‘办公用品采购’‘差旅费报销’,或者与业务无关的‘咨询费’‘服务费’。”

局长拿起文件,眉头微微皱起:“隐蔽审计风险不小,一旦被察觉,很可能打草惊蛇。

你有把握找到线索吗?”

“有。”

郑建国的眼神不容置疑,“商人要维持庞大的犯罪网络,必然需要大量‘灰色支出’——比如收买中间人、维护非法设备、支付虚拟服务器费用。

这些支出没法通过正常账目走,只能混入小额、高频的日常开销里。

只要我们逐个核实这些支出的真实性,就一定能找到破绽。”

他想起之前在药企调查时,负责人提到的“每月固定的设备维护费”

,当时觉得合理,现在想来,很可能就是掩盖非法支出的幌子。

局长沉默片刻,最终在申请文件上签下名字:“批准。

但一定要注意隐蔽,从外围入手,不要直接接触核心财务人员。

需要其他部门配合,随时提出来。”

不查明面上的账,专门查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小支出。

郑建国站在专案组那间略显逼仄的办公室中央,眉头紧锁,眼神里透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

他刚刚给技术科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把所有异常事件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叉对比,试图从中找出那根能牵出背后庞大犯罪网络的线头。

而他自己,则把目光投向了角落里那堆积如山的账本和报表,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积蓄力量,然后毅然决然地朝着那座“数字大山”

走去。

查账室里,昏黄的灯光洒在厚重的账本和一沓沓报表上,它们像小山一样杂乱却又似乎暗藏秩序地堆在宽大的桌子上。

房间里弥漫着陈旧纸张的气息,那味道浓郁而独特,仿佛是岁月和数字交织出的一种神秘符咒。

郑建国缓缓走到桌前,伸手轻轻抚过那一本本账本的封面,指尖感受着纸张的粗糙质感,就像在触摸一段段被尘封的秘密。

他缓缓拉开椅子坐下,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出一阵轻微的声响,在寂静的室内显得格外清晰,像是打破了某种古老的沉默。

他深吸一口气,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那副陪伴他多年的老花镜,动作熟练而又带着一丝郑重。

戴上眼镜后,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紧紧聚焦在面前的第一本账本上。

每一页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文字,在他眼中仿佛是一个个顽固的敌人,正张牙舞爪地试图阻止他探寻真相。

他的手指轻轻滑过账本的页面,那动作轻柔得像是怕惊扰了其中隐藏的秘密。

每翻过一页,他的心中都带着一丝期待,期待能突然现关键线索,可同时又有一丝焦虑,担心会遗漏掉任何一个可能的蛛丝马迹。

时间在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从清晨的鱼肚白渐渐变成了午后的湛蓝,阳光也缓缓爬上了窗户,又慢慢西斜。

郑建国一坐就是一天,他的腰杆早已僵硬得如同一块铁板,每挪动一下都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酸痛;脖子也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痛不已,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掐住;眼睛更是花,看东西都开始重影。

但他只是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咖啡,一饮而尽,试图用那苦涩的味道让自己保持清醒。

看着那些账目,表面上做得天衣无缝,每一笔支出都名正言顺。

办公用品采购的清单详细得连一支铅笔、一盒橡皮都有记录;

车辆油费精确到每一次加油的日期和金额;员工餐饮补贴也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人数放得毫无差错,各项支出都有着详细的记录和审批流程,看起来毫无破绽。

可郑建国心里清楚,对方能精心策划如此大规模的犯罪操作,必定会想尽办法掩盖痕迹。

那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