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终于重回平坦而熟悉的轨道(4 / 5)

露出“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的表情。

他明白郑建国的考量,这是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必须具备的理性和决断。

随着这两条最后的旁支线索被暂时搁置,那张曾经铺满整面墙的、错综复杂的王伟明案关系网图,也终于可以被彻底清除了。

郑建国亲手将图上最后一个名字、最后一条关联线擦去,白板恢复了它本来的洁净。

那一刻,一种奇异的空旷感在他心中升起。

那根绷紧了数月的弦,终于彻底松了下来。

没有想象中的如释重负,也没有大功告成的豪情万丈,留下的,是一种近乎于虚脱的平静。

他把所有与王伟明案相关的调查报告、讯问笔录、证据材料的最终归档版本,装进一个厚重的牛皮纸箱里。

箱子很沉,抱在怀里,仿佛抱住了过去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他亲自抱着箱子,走向了警局大楼最深处、也最安静的档案室。

他心里清楚,这个案子算是真正翻篇了。

他知道,王伟明案,算是真正地翻篇了。

他的生活节奏恢复了正常。

这种正常,起初是带着一丝不适应的。

第二天清晨,叫醒他的不再是凌晨突兀刺耳的专案组热线,而是床头柜上老式闹钟温和而固执的“滴答”

声。

七点整,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明亮的光带。

他睁开眼,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下意识地以为自己是在单位的行军床上,猛地坐起身来,脑子里还在飞盘算着今天的提审计划。

“醒啦?快来吃早饭,今天熬了你爱喝的小米粥。”

妻子陈芸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浓浓的烟火气。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躺在家里柔软的床上。

空气中弥漫着小米粥独有的、淡淡的谷物香气,而不是办公室里那股混合着尼古丁、溶咖啡和陈旧文件的复杂味道。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口气仿佛带走了胸腔里最后一丝积压的沉重。

七点半,他准时出门。

陈芸送到门口,手里拿着他的公文包,一边递给他一边叮嘱:“今天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你办公室里那把旧伞还能用吗?不行我中午给你送过去。”

“不用,能用。”

郑建国接过包,点了点头。

这番对话如此寻常,却让他心里一暖。

在办案最紧张的时候,他每天出门,妻子眼里的担忧藏都藏不住,道别的话语也总是言简意赅,生怕多说一句会耽误他宝贵的时间。

而现在,这种带着些许琐碎的关心,听在耳里,只觉得无比踏实。

晚上六点,他踩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家。

推开门,玄关的灯应声亮起,客厅里电视机正播放着一部家长里短的家庭伦理剧,女主角正声嘶力竭地哭喊着,伴随着锅碗瓢盆在厨房里碰撞的清脆声响。

儿子坐在沙上写作业,听到他回来的动静,抬头喊了一声:“爸,回来了!”

这一切,都构成了“家”

最真实的画面。

“今天怎么样?累不累?”

饭桌上,陈芸一边给他夹菜,一边随口问道。

“还行,今天开了个例会,下午整理了几个旧案的材料。”

郑建国答道,嘴里咀嚼着妻子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是他最熟悉的味道。

他这才意识到,这几个月来,他第一次能如此清晰地品尝到饭菜的味道,而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仅仅为了填饱肚子。

晚饭后,两人并肩坐在沙上看电视。

屏幕里的剧情正上演着婆媳大战,吵得不可开交。

郑建国看得有些心不在焉,他的思绪偶尔还会飘回到那些审讯室的场景,但很快又被妻子递过来的一瓣橘子拉回现实。

“尝尝这个,今天刚买的,特别甜。”

陈芸说。

他接过橘子,冰凉甘甜的汁水在口中化开。

他看着身旁专注于剧情、时不时还点评两句的妻子,忽然觉得,这种能一起看看电视,聊些家长里短的平淡生活,才是他拼尽全力去守护的东西。

周末的时候,如果不用值班,他也会和妻子一起去市采购,或者在家打扫卫生。

周六的早晨,他难得地睡到自然醒。

没有紧急电话,没有成堆的案卷在等他。

阳光透过窗户,将整个卧室照得温暖明亮。

他伸了个懒腰,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