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 挑拨离间,其心可诛!(3 / 4)

bsp;渐渐地,一个孩子抬起头,掏出藏了一整天的纸条,念道:“我爸爸是警察,他说如果我发现坏人,一定要告诉老师……可上次我举报校园霸凌,老师却把我爸叫去骂了一顿。我现在不知道该信谁了。”

    另一个孩子接话:“我妈妈让我别在网上乱发言,可她自己每天都在家族群转发那些明显是假的养生文。”

    第三个孩子站起来,声音颤抖:“我……我其实知道疫苗那件事是真的。我表哥就是受害者,但他家拿了赔偿金,让我们永远闭嘴。”

    烛光摇曳,三十多个孩子逐一开口。这不是汇报,不是表演,而是一次集体破茧。他们的声音稚嫩、断续、充满矛盾,但每一个字都真实落地。

    明川站在门外听着,泪水滑过脸颊。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胜利??不是多少人听见,而是多少人终于愿意说。

    夏至前夕,“你说,我就在”网络迎来最大规模数据汇流。十二个秘密节点同步上传碎片信息,经特定竹筒密钥重组后,生成一份长达三百页的《沉默编年史》,记录过去十年间被抹除的重大事件:从某地化工厂污染致畸案,到某高校教授因言论失踪事件,再到某次大规模网络删帖行动的操作手册。

    这份档案没有公开发表。它被拆解成三千段音频,分别植入不同批次的声种灯与微型竹筒中,随慈善物资流向全国。接收者无法一次性获得全貌,但只要持续收集,终将拼出真相轮廓。

    与此同时,敦煌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第220窟壁画新增图像持续扩展,此次出现了“树根穿透石壁”的意象,根系末端闪烁微光,经光谱分析,确认含有忆璃花粉与蜂蜡混合物。更令人震惊的是,夜间红外监测显示,壁画表面温度始终比周围高0.3c,仿佛仍在呼吸。

    记者追问是否考虑封闭洞窟,负责人沉默良久,只说:“有些文化,是以活着的方式传承的。”

    秋天的第一场霜降来临之际,一场意外改变了局势。某军工研究所内部流出一份技术评估报告,标题为《基于声波共振的情绪干预系统实战应用分析》。文中明确提到:“参考民间‘共听计划’模式,建议构建国家级‘正向共鸣引导体系’,通过采集民众信任对象(如父母、偶像、领袖)语音样本,实现非强制性舆论导向。”

    报告附件中赫然列出医蛊堂多项核心技术参数,包括忆璃花频率响应曲线、双声道编码逻辑、甚至“召魂调”音阶结构。

    “他们要把我们的武器制度化。”苏晚晴咬牙。

    明川却笑了。他在纸上写下:“当敌人开始模仿你,说明他们已经输了??因为他们再也无法否定你存在的正当性。”

    阿萝立即起草《反仿声明》,以开放式协议形式公布更多技术细节:“欢迎使用,但请记住:真正的倾听,从不追求控制。若你用此术压制异见,则纵使千人应和,你也终将孤独。”

    这一举动引发剧烈震荡。数十名曾参与“正向引导”项目的技术人员匿名联名信曝光,承认内心挣扎:“我们被告知这是为了社会稳定,可每当看到老人听着‘领导人关怀语音’流泪时,我都怀疑:这到底是安慰,还是欺骗?”

    冬至那天,北方多地突现奇景:凌晨三点,数百个小区居民同时醒来,听见窗外传来极轻的笛声,伴随一句低语:“你还记得吗?”

    警方紧急排查,未发现任何扩音设备。气象部门检测到局部空气振动异常,频率恰好与忆璃花共振区间吻合。专家束手无策,只能归为“群体心理现象”。

    但更多人选择相信另一种解释??那是“你说,我就在”网络的年终回响。

    新年钟声敲响前,央视春晚彩排现场发生插曲。导播台突然收到一段未授权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