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让他们越陷越深(2 / 2)

提高科研室同志的待遇,留住尖端科研人才。

而柳专治,则是希望,把钱花到营销打广告上去。

他敏锐地现,在当时龙国,“百废待兴”

的时代。

只要把东西给生产出来,无论品质的好坏,能满足基础的需求,就卖得掉。

产品最需要的,是提高知名度,知道的人越多,卖的越好。

至于产品质量,根本不重要。

现在他要抢占全国的市场。

在别人还都没立住脚的时候,全国的市场,尽可能地扩大。

而倪光北教授,所谓的“自主研”

,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要是按着他的路子走,市场丢了不说,科研大概率也没什么进展。

两人经常因为这个分歧,在办公室里争论,甚至是争吵。

一开始的时候,柳专治还是比较尊重倪光北教授的。

毕竟,论资历,论年龄,倪光北教授都远大于他。

他可是当前国内,在计算机方面,响当当的人物。

柳专治也是技术出身的,哪能不知道倪光北教授在计算机方面的地位?

倪光北教授,此时在公司任职的是技术总工程师。

也就是技术方面的一把手。

即便在公司内部,他的地位也是不输于柳专治这个董事长的。

而且,公司内部形成了两派。

一派是支持倪光北教授的,觉得要坚定地,走“自主研”

道路。

搞营销,打广告,套着“科技”

的外壳,而科技却全靠买,这不是长久之道。

甚至是耽误国家计算机科研方面的展。

这一派观点的支持者,多以柳专治带领的科研室为主。

另一派,自然是支持柳专治的。

觉得,我们与西方的技术,差的实在太大。

人家展了上百年的技术,怎能是说赶上就赶上的?

走“自主研”

道路,道阻且漫长。

而服务于西方科技公司,从他们那里买关键技术,贴上自己的牌子,大搞营销,才是正道。

耳关相心这些年快的展,离不开这种“营销+买技术+贴牌”

的模式。

最佳的循环,是打广告提升知名度,买技术回来组装贴牌,再卖给顾客,再打广告,再买技术

虽然这一模式,利润低了些,但抢占的市场又快又多。

薄利多销嘛。

而且随着他们销量的增长,还能跟西方的科技公司,讨价还价。

因为他们的体量在增加,一次拿的货多,批量采购,肯定要便宜些。

可他们就没想过,西方科技公司这是在钓他们。

让他们越陷越深。

完全丧失自主研的可能性,只能依赖于西方的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