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去县城(2 / 2)

背影,心里既欣慰又期待。

小汽车载着一家三口和黄建国慢悠悠地往县城开。

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的,车子开不快,一路上遇到不少熟人。

"

哟,这不是大志吗?回来过年啦?"

"

大志可真有出息,这车真气派!

"

"

建国,你也跟着大志去县城啊?"

徐大志摇下车窗,笑着跟乡亲们打招呼:"

是啊,回来过年。

大叔您身体还好吗?"

"

军民叔,家里都挺好的吧?"

遇到年纪大的长辈,徐大志就简单寒暄几句,说些"

还行挺好的"

之类的话。

他心里明白,这些上了年纪的乡亲们一辈子都在这村里,跟他们说太多外面的事反而不好。

要是跟大爷大妈们说什么"

青春年华热血理想"

之类的话,人家不当面说你脑子有问题,背地里也得笑话你不知天高地厚。

车子缓缓驶出村口,徐大志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村庄,心里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现在就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了。

徐大志开着车慢慢驶入县城,车窗外的景象渐渐热闹起来。

比起冷清的乡村公路,这里的自行车铃声叮当作响,穿着厚棉袄的人们在街道上来来往往。

"

哎哟,这不是大志吗?"

路边一个裹着绿头巾的大婶认出了他们,热情地招手,"

这大冷天的,你们几个咋还往城里跑啊?"

徐大志赶紧摇下车窗:"

王婶子,您这身子骨还硬朗吧?家里年货备齐了吗?"

他知道在城里,这样的寒暄比什么都重要。

找地方停好车后,四人走进了城西小商品市场。

刚进门,就看到一排排卖衣服的摊位。

厚厚的棉袄、毛线织的围巾整整齐齐地挂着,虽然款式不多,但看着就暖和。

几个大姑娘小媳妇正围着摊位,用手摸着衣料讨论着。

"

妈,你看那件红棉袄多喜庆!

"

女儿徐大敏指着其中一件。

再往里走,诱人的香味扑面而来。

炸年糕的油锅滋滋作响,金黄的油条在锅里翻滚。

隔壁烤鸭摊的老板正用铁钩翻动着炉子里的鸭子,油滴在炭火上出"

嗤啦"

的声响。

"

油渣面,热乎的油渣面,两毛五一碗咯!

"

面摊老板的吆喝声格外响亮。

市场最热闹的要数年货区了。

红彤彤的春联铺了一地,有位老先生现场挥毫,笔走龙蛇。

"

现场写春联,不满意不要钱!

"

他的徒弟在一旁吆喝。

旁边卖鞭炮的摊位上,各种规格的爆竹堆成了小山。

"

五百响的鞭炮便宜卖啦!

二踢脚新到货!

"

摊主扯着嗓子喊,几个小男孩围在摊位前看得眼睛亮。

空气中混合着烤鸭香、油炸味和墨汁的气息,虽然嘈杂却充满了年味。

徐大志深吸一口气,这才是记忆中过年的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