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3吨。
其次,歼-11B的双发优势,使得其能够在远离大陆的海空上放心大胆地执行拦截任务,而更大的雷达直径,使得其拥有更远的探测距离。
空军在使用歼-11B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该机是非常优秀的防空拦截战机,其中,此前作为战斗教练机使用的双座型,由教员带领新飞行员执行拦截任务,能够快速提升新飞行员的作战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在执行紧急防空拦截任务的时候,空军会优先考虑派出歼-11B,而不是歼-10D。
如此一来,歼-11B的出镜率就猛然提升了。
只携带了两枚PL-10、两枚PL-15空空导弹的歼-11B编队,拉高速直奔F-15J编队。
在态势图上,歼-11B编队是取捷径迎头飞向F-15J,要在F-15J编队和2号舰之间的空域建立防线,然后把它们往外赶。
PL-10是刚服役的先进第三代格斗导弹,拥有最大25公里的射程,最大过载是惊人的45G,这意味着这种格斗导弹的机动能力远胜于当前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导弹。
友机已经过去拦截,李干放心了不少。
不过,他很快注意到了东面出现的一个雷达信号特征突出的目标,早期预警雷达捕捉到了该目标。
目标甄别系统很快弹出了提示——那是一架美军的RC-135侦察机。
这种侦察机性能比EP-3还要先进,能够执行信号情报、电子情报和弹道导弹情报的侦察。
歼-35的出现是瞒不过美苏两国的,在鼎新试验基地进行了那么长时间的试飞,早就被美苏的卫星拍了一堆照片了。
美国人肯定是有判断的,这架RC-135就是奔2号舰来的,就是奔歼-35来的。
歼-35的信号特征、电子特征等,属于绝密中的绝密,越晚被敌人掌握,就能保持更久的优势。
李干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飞行,他被动接受信号,按照预警机提供的航线进行飞行。
不过,RC-135是从2号舰的东面飞过来的,明显是从关岛方向起飞过来的。
李干计算了一下相对速度,如果不做反应,RC-135很快会进入2号舰的100公里范围内。
在这个范围里,RC-135能够轻松搜集到电子信号。
李干正打算打破无线电静默提醒预警机做出反应,预警机上的指挥员立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两架歼-11B接到命令,立即转向,同时打开了加力,机头直指RC-135。
李干对预警机的反应很满意,这说明部队在执行此类任务的时候,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如果此前起飞的是四架歼-11B,那么就没有富余的力量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这种常态化防空拦截几乎每天都发生,东大空军对此是有充分的考虑的。
李干保持巡航速度飞到了距离2号舰120公里的位置,他按照计划把飞行高度降低到了4000米,再继续飞行二十分钟,就该降到1000米以下,然后目视搜索2号舰。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