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7章 碑泉(2 / 2)

他盯着泉的方向,突然想起老娘临终前的话:"

焕儿,读书是为了明理,不是为了做官。

"

又想起碑上的字"

勤耕笔墨莫生贪"

,心下豁然开朗。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土,把两枚铜钱揣回布袋。

这回不赶考了?不,他还赶考,只是不再琢磨怎么写漂亮文章,而是要去乡下住些日子,听听农夫聊赋税,看看织户叹饥寒。

等肚子里装满了人间烟火气,再去考,说不定就能写出真正有用的策论。

三年后,新科进士陈焕骑着马经过那眼泉。

泉边的断碑还在,只是碑下多了个小土堆——听当地人说,是当年那个贪心的货郎的善心,攒钱修了座小庙,后来得急症死了,就埋在这儿。

陈焕翻身下马,在泉边蹲下来。

泉水依旧清冽,他摸出枚铜钱轻轻一抛,水面荡开涟漪,碑面上缓缓浮起字迹,这次清晰得很:"

心诚则明,行正自安。

"

他笑了,从怀里掏出笔墨,在断碑旁边的大青石上写了八个大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写完翻身上马,马蹄声惊起一片山雀,扑棱棱往云端飞去。

后来有人说,每到月圆之夜,那眼泉边就会飘起墨香,隐约能听见读书声。

再后来,陈焕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却总爱往乡下跑,把民间的苦乐都写进奏折里。

有人问他图什么,他就指着袖口里的旧布包:"

当年在泉边,我懂得了最金贵的不是功名,是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