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村有个叫陈木雕的木匠,手艺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
他做的桌椅板凳结实耐用,但最出名的还是他的木雕。
陈木雕这人有个怪脾气,每次做完木匠活,总要捡些上好木料的边角料,对着它们琢磨半天,然后刻成各种形状——有时是咧嘴笑的罗汉,有时是威风凛凛的老虎,有时是福禄寿三星。
村里人现,凡是家里放了陈木雕作品的,日子都过得顺顺当当。
村西头的张老汉家,自从请了尊陈木雕刻的关公像,家里养的病恹恹的老牛竟一天天壮实起来;村东李寡妇家灶台上摆了个小灶王爷,她烙的饼越香甜,连邻村人都闻香而来。
最神的是有一年夏天,雷电交加,一道霹雳正正打在王老五家房顶上的烟囱,却只是烧焦了烟囱边陈木雕送他的那个小木鸟,房子安然无恙。
这些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说陈木雕的手有灵气,刻出来的木雕能驱邪避灾。
村民们越敬重他,谁家有了喜事或难事,都愿意求他刻个木雕。
唯独村南的巫师马三心里不是滋味。
这马三本是村里唯一能通鬼神的人,谁家有个病有个灾,都得请他做法事。
自从陈木雕的木雕灵验的名声传开,找马三的人越来越少。
马三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袋子一天天瘪下去,心里对陈木雕的怨恨也一天天堆积起来。
“不过是些烂木头,能有什么灵性!”
马三每次路过陈木雕家,看见门口那些等待取货的村民,都要暗自咒骂。
这天傍晚,马三在自家院子里踱步,越想越气。
忽然,他停下脚步,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第二天一早,马三穿戴整齐,手持桃木剑,一路小跑来到村中央的老槐树下,敲响了挂在树上的铜锣。
村民们闻声聚拢过来。
“乡亲们,大祸临头了啊!”
马三站在石墩上,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昨夜神游天外,得知咱们村混进了妖物!”
村民们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什么妖物?”
有人问道。
马三捋了捋山羊胡,神色凝重:“就是那些木雕!
它们表面看着祥和,实则已被山中的精怪附体。
它们正在悄悄吸食咱们村的福气,等吸够了,就要现出原形,祸害全村啊!”
人群中一阵骚动。
几个家里摆着陈木雕木雕的村民脸色顿时变了。
“胡说八道!”
这时,陈木雕刚从邻村干活回来,路过槐树下,听到马三的话,忍不住站出来反驳,“我刻木雕用的都是向阳处生长的桃木、檀木,本就是驱邪的木材,怎会招引精怪?”
马三冷笑一声:“正是这些有灵性的木材才容易成精!
我问你们,最近是不是总觉得昏昏欲睡?家里养的鸡是不是下蛋少了?田里的庄稼是不是长得慢了?”
一些村民仔细回想,似乎确有其事,不禁点头称是。
陈木雕气得满脸通红:“马三,你分明是嫉妒我的木雕灵验,抢了你的生意!”
马三不理会他,继续对村民说:“今日正午是阳气最盛之时,我要当众施法,让这些木雕现出原形!”
正午时分,全村人都聚集到老槐树下。
马三设起法坛,点燃香烛,挥舞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
陈木雕也来了,手里捧着一个刚刻好的笑面罗汉木雕。
马三舞弄一番后,指着陈木雕手中的木雕大喝:“妖物,还不现形!”
说罢,伸手就要去抓那木雕。
就在这时,奇怪的事生了。
马三的手刚碰到木雕,突然“哎呦”
一声大叫,捂着眼睛连连后退。
只见几片极细的木屑从木雕上飘起,正好飞入马三眼中。
“我的眼睛!
我的眼睛!”
马三痛得满地打滚。
村民们围上来,有人帮马三吹眼睛,好一会儿才把那木屑弄出来。
马三眼睛红肿,泪流不止,模样十分狼狈。
“大家看看,”
陈木雕平静地说,“我这木雕用的是桃木,木质坚硬,我雕刻时特意留下了些许木刺。
若是心怀不轨之人触碰,必会被木屑所伤。
若是心地纯净之人,则安然无恙。”
村民们恍然大悟——原来马三是因为心存恶念才被木屑所伤!
“马三,你还有什么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