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暖心灯(2 / 2)

,很是享受。

半月过去,白狐的伤好了大半,已经能一瘸一拐地走路了。

这天晚上,灯儿正在做灯,白狐突然用嘴扯了扯他的裤脚,又朝门外看了看。

“你要带我去什么地方?”

灯儿好奇地问。

白狐一瘸一拐地往外走,灯儿提着蜡灯跟上。

月光下,白狐引着他来到村西老宅后的一棵大槐树下,用前爪刨着树根处的泥土。

灯儿蹲下身,借着灯光一看,土里似乎埋着什么东西。

他小心挖开泥土,现了一个密封的陶罐。

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本医书和一些散碎的银两。

医书的扉页上写着:“白氏医方,济世为怀”

灯儿恍然大悟,这一定是当年白郎中藏起来的东西。

第二天,灯儿把现医书和银两的事告诉了里正,村里人才明白,原来所谓的“鬼火”

和“哭声”

,都是那只受伤的白狐在宅子里寻找藏物时弄出的动静。

真相大白,村里的恐慌顿时消散了。

白狐在灯儿家又养了十来天,伤彻底好了。

一天清晨,灯儿醒来,现白狐已经不见了,只在桌上留下了一撮雪白的毛。

灯儿虽有些不舍,却也明白狐狸属于山野。

他把那撮白毛小心地收了起来,想着日后或许能把它做到灯里去。

转眼到了腊月,天气寒冷,天黑得也早。

灯儿现村里孩子们晚上不敢出门,整日憋在家里,不是办法。

“我来教孩子们做蜡灯吧。”

灯儿对里正说,“让他们晚上也有个营生,不怕黑。”

里正拍手称好。

于是,每逢傍晚,灯儿就在自家院子里教孩子们做简单的蜡灯。

他不仅教手艺,还讲些灯笼的典故和做人的道理。

孩子们学得认真,回家后纷纷点起自己做的蜡灯。

说来也怪,这些在灯儿指导下做出的蜡灯,虽然粗糙,却同样有着温暖的光芒。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灯儿正在家中忙活,忽然听到敲门声。

开门一看,竟是那只白狐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只略小些的红狐。

白狐嘴里叼着一株奇特的草药,放在灯儿脚下,又用头蹭了蹭他的腿,似是表达感激之情。

灯儿认出那是一株罕见的龙胆草,正是制作蜡灯香料的重要药材。

他惊喜不已,蹲下身轻轻抚摸白狐的脑袋:“谢谢你,老朋友。”

两只狐狸停留片刻,便消失在了夜色中。

有了这株龙胆草,灯儿制出的蜡灯更加明亮温暖。

他特意做了十几盏,分给村里的孤寡老人。

除夕之夜,刘家庄家家户户点起了孩子们做的蜡灯。

从村头到村尾,点点暖光连成一片,照亮了整个村庄。

孩子们提着自制的蜡灯在村中嬉戏,再也不怕黑了。

大人们则聚在一起守岁,说着来年的打算。

里正看着这温馨景象,感慨道:“一盏蜡灯,不但照亮了黑夜,还暖了人心。

灯儿这‘暖心灯’的名号,真是名副其实啊!”

从此以后,刘家庄每年冬天都会组织孩子们学习做蜡灯,“暖心灯”

也成了这一带的习俗,代代相传。

而那只白狐,偶尔还会在年关时节出现,总是远远地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村庄里的万家灯火,停留片刻,然后悄然离去。

灯儿有时会想,也许那白狐本就是通灵的,是它引着自己现了白郎中医书,也是它带来了罕见的药材。

但他更多时候觉得,不管是不是通灵,温暖和善意本就是这世间最神奇的力量,能驱散恐惧,化解误会,照亮人心。

就像他做的蜡灯,不需要多么耀眼,只要能给人一点温暖和勇气,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