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栈道补天手(1 / 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诗在李白的笔下如惊雷炸响,可对于蜀地百姓而言,这"

难"

字却早已刻进了骨头里。

蜀地四面环山,峭壁千仞,如同被老天爷用巨斧劈开的一道天堑。

那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着一条条栈道,如同巨龙盘踞在绝壁之间。

这些栈道,便是蜀地百姓与外界相连的命脉,是商旅往来、官府文书传递的唯一通道。

然而,栈道虽险,却经不起岁月的侵蚀,风雨的剥蚀,时常有木梁腐朽,石板松动,稍有不慎,便会人货俱损,坠入万丈深渊。

这一年,蜀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雨。

山洪如猛兽般咆哮而下,冲毁了田地,卷走了房屋,更将那本就脆弱的栈道撕开了几道巨大的口子。

其中最险要的"

飞仙阁"

一段,整段栈道几乎荡然无存,只剩下几根孤零零的木梁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栈道一断,蜀地顿时成了一座孤岛。

城里的盐商运不进盐巴,山里的药材运不出去,百姓们眼睁睁看着囤积的货物霉变质,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官府虽也派人查看,可面对这绝壁万丈的险境,那些衙役们只是站在崖边望了望,便个个面如土色,连连摇头。

官府贴出的告示上写着:"

招募能工巧匠,修补栈道,赏银千两。

"

可这告示贴了半月,竟无人敢揭。

千两银子固然诱人,可这活儿,分明是拿命去换啊!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瘦小的身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伸手揭下了那张告示。

众人定睛一看,竟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名叫石天。

这石天是个孤儿,从小在山里长大,跟着一个老木匠学了一手好手艺。

他身材瘦削,面容黝黑,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能穿透岩石。

"

石天,你疯了?这活儿是你能干的吗?"

一个老汉惊呼道。

石天却不说话,只是将告示揣进怀里,对着众人深深一揖,转身便朝家中走去。

他知道,这活儿凶险,可栈道不修,蜀地百姓便没有活路。

他从小吃着百家饭长大,如今也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了。

石天回到家中,翻出了师父留下的工具箱。

那里面除了斧凿刨锯等寻常木匠工具,还有几件奇特的物件:一根手腕粗细的麻绳,上面打着密密麻麻的绳结;一把小巧的铁锤,锤头却呈现出奇异的弯曲;还有几根乌黑的铁锥,锥尖闪烁着寒光。

这些都是师父传给他的"

宝贝"

,师父曾说,这些是修栈道的独门工具,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使用。

石天带着工具来到了飞仙阁下。

抬头望去,只见绝壁如刀削斧劈,云雾缭绕,深不见底。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根打了绳结的麻绳一端系在腰间,另一端牢牢绑在旁边一棵千年古松上。

然后,他手持铁锤和铁锥,开始沿着陡峭的山壁向上攀爬。

他的动作轻盈而敏捷,如同壁虎一般。

遇到凸起的岩石,他便用铁锥插入石缝,借力上攀;遇到光滑的石壁,他便用那把弯曲的铁锤在石壁上敲出一个个小坑,作为落脚点。

山风呼啸,吹得他衣袂翻飞,碎石不断从脚下滚落,可他却如履平地,一双眼睛专注地盯着上方,寻找着可以落脚和着力之处。

终于,他爬到了栈道断裂的地方。

眼前的景象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支撑栈道的木梁早已腐朽不堪,石板也碎裂成块。

石天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根尚未完全断裂的木梁上,开始勘察地形。

他现,要修复这段栈道,先必须在悬崖上凿出新的石孔,然后插入新的木梁作为支撑。

凿石孔,谈何容易?这悬崖上的岩石坚硬如铁,寻常工具根本无法撼动。

石天想起了师父的话,便拿出了那几根乌黑的铁锥。

他选好位置,将铁锥抵在石壁上,然后用那把弯曲的铁锤轻轻敲击。

神奇的事情生了,只见那铁锥仿佛长了眼睛一般,竟缓缓钻入坚硬的岩石之中,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

石天不敢怠慢,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万丈深渊中。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