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脸上,他知道自己已经通过了最艰难的考验。
第三天清晨,海风带来了陆地的气息。
陈伯知道,目的地近了。
中午时分,他感觉到船底触碰到浅滩。
抛锚停船后,他涉水上岸。
“有人吗?”
他大声呼喊。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来人说的是陌生的方言,陈伯心头一沉。
但很快,另一个脚步声响起,这个脚步声的节奏异常熟悉。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来人用生硬的粤语问道。
“我从珠江口来,寻找十年前失散的儿子。”
陈伯声音颤抖,“他叫阿海。”
一阵沉默,然后是一声惊呼:“阿爸?是您吗?”
陈伯浑身一震,这个声音——虽然成熟了许多,但确确实实是他思念了十年的儿子!
“阿海!
真的是你!”
父子俩相拥而泣。
通过阿海的叙述和陈伯的补充,真相大白。
十年前那场风暴中,阿海被冲到这个岛屿,被当地渔民所救,但因头部受伤失去了所有记忆。
这些年来,他慢慢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和生活,但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直到最近,他开始梦见一个声音——潮水中的低语和歌唱,以及一个模糊的渔村景象。
“我本打算下个月随渔船出海,试着寻找我的来处。”
阿海哽咽道,“没想到阿爸您先找到了我。”
岛上居民为陈伯的到来举行了欢庆仪式。
但陈伯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在下一个满月之夜带阿海回到潮音窟。
“你的记忆,需要仙子的帮助才能完全恢复。”
他告诉儿子。
三天后,陈伯和阿海启程返航。
有了阿海的帮助,航行顺利许多。
虽然阿海失去了记忆,但航海的本能还在,很快就重新掌握了驾船技巧。
归途中风平浪静,在第二十天,他们终于看到了珠江口的轮廓。
“那就是我们村吗?”
阿海望着远处的渔村,眼中闪过一丝熟悉的光芒。
村民们见到归来的船只和阿海,惊喜交加。
苏婆婆老泪纵横:“潮音仙子果然灵验!”
但陈伯知道,最关键的一步还未完成。
他计算着日子,距离月圆之夜还有两天。
月圆之夜,陈伯带着阿海再次来到潮音窟。
同来的还有全村村民,但大家都恭敬地站在远处,只有陈伯父子进入洞窟。
潮水开始涌入,潮音响起。
阿海初时困惑,但随着潮音越来越复杂,他的眼神逐渐清明。
“我想起来了”
他喃喃道,“那场风暴我们的船翻了我抓住一块木板后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潮音突然变得更加空灵,一个从未有过的清晰女声在窟中回荡:
“陈老汉,你心无杂念,信念坚定,故能听懂天机。
今日你父子团聚,是天道酬善。
从今往后,潮音窟不再有预言,我的使命已经完成。”
陈伯震惊不已:“仙子,您要离开了吗?”
“非离开,而是沉睡。
海路凶险,人心更难测度。
预言本为救人,却常被妄解招祸。
今日之后,潮音将恢复普通水声,不再有言语。”
潮音渐渐平息,果真变成了普通的海浪声,再无低语、哭泣和歌唱。
陈伯和阿海跪拜在地,感谢仙子的恩德。
从此,潮音窟失去了预言的能力,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洞窟。
但陈伯父子的故事却在珠江口代代相传。
陈伯晚年安康,在阿海和媳妇的照料下安度余生。
阿海恢复了全部记忆,成了村里最出色的渔夫,他常对子女说:
“潮音仙子虽然沉睡了,但她教会我们:心无杂念,方能听懂天机;信念坚定,才能创造奇迹。”
而每逢月圆之夜,仍会有渔夫特意航行至潮音窟外,聆听那已变得普通却依然动人的潮水声,回想那个关于信念、爱与牺牲的古老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