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沿岸。
渔民们都说,那是赵三的不义之财化成的秤砣太多,把房子压塌了。
自那以后,渔民们行船经过那个深潭,总会往里扔一颗石子,嘴里念着:“称一称良心,量一量德行。”
久而久之,这成了当地渔民的一种习俗。
若是良心无愧,石子落水声清脆响亮;若是做了亏心事,便不敢往潭里扔石子,怕听那回响。
那赵三呢?房子没了,家产尽失,只好厚着脸皮去求往日欺压过的渔民们接济。
大家看他可怜,也不多计较,你给一碗米,我赠一捆柴,帮他度过了最难的日子。
经历这番大起大落,赵三终于幡然醒悟。
他用仅存的积蓄做了一杆实实在在的秤,每卖一条鱼,秤杆都翘得老高,生怕给不够分量。
有人笑话他:“赵三,你这秤给得这么足,不怕亏本吗?”
赵三认真答道:“亏什么都不能亏良心。”
说来也怪,赵三的生意渐渐又好了起来,虽然不了大财,但日子过得踏实。
更奇的是,每逢月圆之夜,赵三都会梦见那深潭中的石子出莹莹光芒,像是无数只眼睛,注视着世间的一切。
十年后的一个清晨,年迈的赵三收拾行装,在深潭边搭了个茅草棚,专门为过往渔民讲述“良心秤”
的故事。
每每讲完,他总会添上一句:
“人这一辈子,什么都能缺,就是不能缺良心。
举头三尺有神明,洞庭湖下住着龙王爷,你做的每一笔亏心账,他都给你记着呢!”
洞庭湖上,朝霞满天,渔民们的船队正扬帆起航,深潭水面上,偶尔还会泛起一串水泡,像是龙王在默默地拨动着那杆永恒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