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规划铁路(1 / 4)

夜幕低垂,京城皇宫的灯火却亮如白昼。

赵国强指尖捻着那份墨迹未干的密报,纸张边缘几乎被他攥得皱。

密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紧——铁柱从阿尔山前线传回的详细战报,终于越过千里草原,稳稳落在了他的案头。

“这群猛谷部落的豺狼,竟真敢把刀伸向我华夏百姓!”

赵国强猛地将密报拍在桌案上,青铜烛台被震得嗡嗡作响,烛火摇曳间,映得他眼底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战报里字字泣血:

猛谷骑兵突袭边境村落,不仅劫掠粮食牲畜,更对手无寸铁的百姓痛下杀手,妇孺老弱皆难幸免,甚至有孩童被掳走当作玩乐的靶心。

那些血淋淋的描述,让身经百战的赵国强都忍不住攥紧了拳头,指节泛出青白。

“石头!”

他沉喝一声,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震怒。

帐外脚步声响,亲卫石头推门而入,一身玄色劲装衬得他身姿挺拔,见主帅脸色铁青,连忙单膝跪地:

“末将在!”

“传我将令——”

赵国强走到悬挂在墙的巨大舆图前,手指重重戳在标注着“阿尔山”

的位置,“把1oo辆镰刀战车全部调往京城,即刻划拨给铁柱麾下!”

石头抬头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躬身领命。

他自然明白主帅的用意:

猛谷骑兵素来以“来去如风”

着称,茫茫草原上,步兵根本无从追击,唯有镰刀战车凭借坚固的护甲和高的机动性,才能缠住那些骑兵的马蹄。

赵国强这是要让铁柱手握利刃,一举荡平盘踞在阿尔山的猛谷部落,一雪百姓被屠戮之耻。

“另外,让铁柱待战车到位后,务必摸清蒙古部落的主力动向,切忌冒进。”

赵国强补充道,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告诉他,阿尔山地区此后再也没有猛谷王爷。”

“是!

末将即刻去办!”

石头起身退下,帐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赵国强的目光重新落回舆图,指尖顺着北疆的防线缓缓移动,从阿尔山到扎兰屯,再到更远的草原深处,眉头始终紧锁。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鲁冀边境,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正稳步前行。

第八军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身着统一的深灰色军装,肩扛步枪,步伐整齐如刀切,哪怕是连日跋涉,也不见半分疲态。

“军长,前面就是山东地界了!”

侦察兵策马奔回,在第八军军长马正涛面前勒住缰绳,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振奋。

第八军军长抬手勒住马,极目远眺。

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官道旁的村落里,百姓们正探着头张望,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期待——早在第八军出前,京城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山东各地,就连被俘虏的袁世凯,也亲笔写下书信,要求麾下所有关卡守军“不得阻拦,违者军法处置”

“传令下去,全军放缓行军度,严禁滋扰百姓。”

八军军长沉声下令,“进城后先接管各处衙署,安抚商户百姓,有敢趁机作乱者,就地正法!”

命令层层传达,第八军如同一条沉稳的巨龙,缓缓驶入山东境内。

沿途的关卡守军早已撤去了防御,守将们带着手下列队迎接,手中捧着印信文书,恭敬地将城池交到第八军手中。

从鲁冀边境到济南府,八百里路程,第八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那些原本效忠满清或地方军阀的势力,要么望风而降,要么早已被袁世凯的书信震慑,不敢有半分异动。

当济南府的城门缓缓打开,动员兵率军入城时,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百姓。

有人提着茶水,有人捧着干粮,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自从满清衰败,山东境内军阀混战,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如今赵国强的军队到来,终于让他们看到了安稳日子的希望。

“收复山东了!”

消息传回京城时,赵国强正在地图前标注新的防线,听到汇报,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山东地处中原腹地,物产丰饶,拿下山东,不仅扩大了地盘,更能为后续的北伐和西征提供充足的粮草补给。

只是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他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政务。

此时的李三,正坐在总理衙门临时改建的政务房里,面前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