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规划铁路(2 / 4)

着如山的文书,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埋住。

他揉着酸的太阳穴,眼前的卷宗还在不断增加:

山东各地的官员任免名单、赋税统计、粮田清查、流民安置……从清晨到深夜,他连喝口热茶的功夫都没有,就连吃饭都是匆匆扒几口,又埋于案牍之中。

“不行,再这么下去,我这条老命迟早要交代在这里。”

李三猛地将手中的毛笔拍在砚台上,墨汁溅出几滴,落在文书上晕开黑痕。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疙瘩。

自从赵国强将政务大权交给他,他就成了整个控制区里最忙的人。

起初只是黑省周边的几个府县,尚可应付,可如今接连收复了河北、山东,地盘一下扩大了数倍,韩朝北部,远东铁路一段大片地区,需要处理的事务也翻了好几番。

他一个人既要管官员任免,又要管钱粮调度,还要处理百姓的诉讼纠纷,哪怕不眠不休,也总有处理不完的事。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既做不好事,也落不下好名声,更重要的是……我实在撑不住了。”

李三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必须去找指挥官大人谈谈,这事得分权!”

他整理了一下衣襟,将桌上最紧急的几份文书收好,快步走出政务房。

此时已是深夜,帅府的灯火依旧明亮,门口的卫兵见是李三,连忙放行。

走到赵国强的书房外,他深吸了一口气,才轻轻叩了叩门。

“进来吧。”

书房里传来赵国强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沉稳。

李三推门而入,只见赵国强正趴在舆图上,手中拿着标尺测量着什么,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恭敬:

“属下李三,见过最高指挥官大人。”

赵国强闻声抬头,见李三行如此大礼,顿时有些诧异。

他放下手中的标尺,打趣道:

“今日这是怎么了?李三哥何时变得这么客气,倒像个初次见长官的新兵蛋子。”

李三脸上一阵烫,张了张嘴,却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他原本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的说辞,此刻竟卡在了喉咙里,只出一声含糊的“呃”

“怎么?有话不敢说?”

赵国强见他这副扭扭捏捏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你跟着我这么久,什么时候变得像大闺女似的?有话直说!”

被赵国强这么一激,李三反而定了定神。

他抬起头,眼神恳切:

“蒙指挥官大人厚爱,将所有政务都交到属下手中,让属下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属下感激不尽。

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

“只是属下能力有限,实在扛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如今地盘越来越大,事务越来越杂,属下不眠不休也处理不完,恳请大人将事情分出去一些,也好让属下能把手里的事做得更妥当。”

说完,他便低下头,不敢看赵国强的眼睛。

他心里其实很忐忑——赵国强将政务交给他,是信任他,如今他却主动提出分权,万一触怒了赵国强,别说保住职位,恐怕连性命都难保。

书房里静了下来,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

声。

赵国强看着李三紧绷的背影,突然笑了:

“李三哥,我还以为你是来请功的,原来是来‘撂挑子’的?”

李三身子一僵,正要开口辩解,却听赵国强继续说道:

“是我考虑不周了。

偌大的地盘,所有杂七杂八的事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确实太过分了。”

李三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愕——他没想到赵国强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主动承认了自己的疏忽。

“你不用紧张,这事不怪你。”

赵国强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当初把政务交给你,是因为信任你的能力,却忘了地盘大了,事务多了,单靠一个人是绝对不行的。

这样,你先回去拟定一个计划,把所有事务分门别类,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就像明朝的六部一样,吏、户、礼、兵、刑、工,各司其职,各管各的事。

这样一来,你就不用一个人扛着所有担子了。”

“六部?”

李三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赵国强的意思。

这样分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