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国
朔风卷着鹅毛大雪,在东乌珠旗的草原上肆虐了整整三日。
天地间一片苍茫,连最熟悉草场的牧民都不敢轻易踏出门外,可就在这风雪嘶吼的旷野中,一支队列齐整的部队正踩着没踝的积雪稳步前行——这是944师的动员兵们,他们的枪口凝着白霜,军靴踏过雪地时只留下规整的印记,目标直指前方的东乌珠旗核心区域。
“加快行军度,注意保持阵型!”
带队的动员兵营长骑着马走在队伍侧面,寒风刮得他脸颊通红,却依旧扯着嗓子下达指令。
战士们闻言默契地加快步伐,厚重的冬装下,每一个人都身姿挺拔,仿佛完全感受不到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
谁都知道,东乌珠的旗主是出了名的“野性子”
,此人素来桀骜不驯,绝不会轻易臣服,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果不其然,当944师的先头部队抵达东乌珠旗外围时,远处的山坡上已经扬起了漫天尘土——旗主早已组织起麾下的猛谷骑兵,密密麻麻的马队如黑云压城般袭来,马蹄声在雪地上震出沉闷的回响,骑兵们挥舞着马刀,口中出粗犷的呐喊,试图用传统的骑兵冲锋冲垮这支“陌生的队伍”
。
可时代早已不同。
当猛谷骑兵冲进射程范围的瞬间,944师的动员兵们迅架起先进的火器,冰冷的枪口对准了奔涌而来的马队。
“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子弹划破风雪,在骑兵队伍中炸开了花。
那些曾经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的猛谷骑兵,在现代化火器面前竟成了活靶子——马匹纷纷中弹倒地,骑兵们要么被掀翻在雪地里,要么直接被子弹击中,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短短半个时辰,这场看似悬殊的战斗便已落幕。
东乌珠旗组织起来的近万兵力几乎被全歼,尸体和马匹倒在洁白的雪地上,染红了大片草场。
残存的几名骑兵见势不妙,调转马头仓皇逃窜,却也被后续追击的动员兵一一制服。
至此,944师顺利完成了赵国强下达的作战任务,东乌珠旗的核心区域被成功控制,草原上的风雪似乎也因这场胜利而稍显缓和。
与此同时,远在阿尔山的铁柱正站在临时指挥部的地图前,眉头舒展。
他率领的部队早已完成了阿尔山地区的任务,肃清了当地的残余抵抗势力,如今只需要留下少许警察部队维持秩序,便可以动身返回辽省。
“通知下去,留下一个连的警察驻守阿尔山,其余人整理行装,明日一早启程回辽省!”
铁柱对着身边的副官吩咐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他心里清楚,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他。
回到辽省后,铁柱没有丝毫停歇,第一时间便展开了警察部队的募集工作。
彼时的辽省刚经历过动荡,乡镇间的治安亟待整顿,经济恢复也需要稳定的环境,扩充警察部队成了当务之急。
他亲自坐镇招募点,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既要考察身体素质,也要测试文化水平,还要确保招募的士兵品行端正,能真正为百姓办事。
消息传开后,辽省各地的青壮年纷纷前来报名,有的是当地的猎户,还有的是心怀家国的普通百姓。
铁柱和招募团队加班加点,从报名的人群中筛选出合格的人选,再进行系统的训练。
短短十几天时间,辽省的警察部队便从原本的几千人扩充到了五万人,规模翻了数倍。
随后,铁柱开始着手部署警力,将这五万名警察分配到辽省的各大乡镇,实现了乡镇警察部队的全覆盖。
与其他地区相比,此时的辽省已然展现出不一样的景象:乡镇街头有警察巡逻,市集上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百姓们不再担心治安问题,商户们也敢放心开门做生意。
新招收的警察在各自驻守的地方继续接受训练,队列训练、枪械使用、治安调解……每一项科目都严格要求,只为打造一支纪律严明、能力过硬的警察队伍。
看着辽省逐渐恢复生机,铁柱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他知道,自己没有辜负赵国强的信任。
而在京城郊外,几十个身材矮小的蒙面人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地潜入了一处偏僻的小院。
这处小院不大,四周围着两米多高的土墙,墙头上还挂着干枯的藤蔓,从外面看毫不起眼,却成了这群人密谋的据点。
“队长,您看这个位置,不知火炮的射程能不能够到皇城?”
一个蒙面人指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