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把一旁的王彩儿都吵醒了。
“怎么了?什么事这么好笑?”
王彩儿揉着眼睛,疑惑地问。
赵国强把电报递给她,笑着说:“你看看这个李祥林,真是个活宝。
咱们大军都打到城下了,他不说投降,反而提了一堆条件,想要当银川的土皇帝,搞国中之国,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王彩儿接过电报看了一遍,也忍不住笑了:“这人怕不是脑子糊涂了吧?真以为山高皇帝远,就能无法无天了?”
“可不是嘛。”
赵国强收敛了笑容,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都说山高皇帝远,干啥没人管,今天我就让他李祥林知道,我华夏军可不是来跟他谈条件的!
传我命令,给957师报,向李祥林下达最后通牒,限他三个时辰内开城投降,否则,957师立即对银钏展开全面进攻!
另外,让957师炮兵先试射几枚炮弹,不用击中城墙,就旁炮弹在城外炸开,让他听听什么是真正的大炮,什么是真正的轰炸,什么是真正的炮击!
我要让他明白,他那点兵力和装备,在咱们华夏军面前,根本不够看!”
尽管前一夜和王彩儿激战到深夜,赵国强此刻依旧神采奕奕,声音洪亮,丝毫看不出疲惫。
他伸了个懒腰,感受着身体里涌动的力量,暗自感慨
:“年轻的身体就是好,这点消耗根本不算什么。”
命令通过电话线迅传往巴彦淖尔的第六军指挥部,再由指挥部派出一匹快马,以最快的度赶往银川郊外的957师营地。
那匹快马的骑手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他紧紧抱着马脖子,双腿用力夹着马腹,马蹄在黄土路上扬起阵阵烟尘,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赶到了957师的营帐外。
957师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手下的军官开会:
“指挥官有令,给李祥林三个时辰的时间考虑,三个时辰后不开城,咱们就打进去!
炮兵营准备,把957师的大炮拉到城外的高地上,先试射三枚炮弹,给李祥林一个下马威!”
军官们齐声应和,纷纷回到各自的部队部署任务。
炮兵营的士兵们迅行动起来,几匹壮硕的军马拖着大炮,沿着事先勘探好的路线,缓缓爬上了银川城外的一座小土坡。
士兵们熟练地固定炮架、调整角度、装填炮弹,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在银川城内的巡抚衙门里,李祥林正坐在太师椅上,悠闲地品着茶。
他手里拿着那封给赵国强的“合作书”
,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容。
在他看来,华夏军虽然在猛谷打了胜仗,但宁夏和蒙古不同,他在这里经营了十几年,根基深厚,手里还有近万人的新军,根本不怕华夏军的进攻。
“巡抚大人,您说华夏军会答应咱们的条件吗?”
一旁的师爷小心翼翼地问。
李祥林放下茶杯,不屑地笑了笑:
“哼,他们有什么资格不答应?银川城高墙厚,我手里有近万新军,还有日不落国给的洋枪洋炮,他们想打进来,没那么容易!
我提出这些条件,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李祥林不是好惹的。
要是他们识相,答应我的条件,我还能给他们几分面子;要是不答应,我就跟他们耗到底,看谁耗得过谁!”
李祥林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不仅仅是因为他经营多年的根基,更因为他背后有日不落国的支持。
宁厦往北可以通过猛谷与罗刹通商,往南则能通过甘素与内地联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日不落国为了在西北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便主动找上了李祥林,给了他大量的枪支弹药,还派了军事顾问帮他训练新军。
如今他手下的近万新军,装备的都是日不落国的制式步枪,甚至还有几门日不落国淘汰下来的火炮,在他看来,这样的兵力足以抵挡华夏军的进攻。
“巡抚大人英明!”
师爷连忙附和,“有您在,银川肯定固若金汤,华夏军根本打不进来!”
李祥林得意地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正想再说些什么,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慌张:
“巡抚大人!
不好了!
城外的华夏军开始架炮了!”
“什么?”
李祥林皱起眉头,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不是说还能考虑一下吗?怎么这么快就架炮了?他们难道不想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