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瑞兴影业和布乐姆之家的合作,根本无人在意。
事实上,谁都可以参与到全球发行运作中去。
但前提是,得在全球范围几十个主要票仓国家注册分公司!
别的先不提,单纯只是每年高昂的公关、运营费用就能拖垮大部分电影公司,更何况还不一定有那么多优质影片给你发行,这么做纯就是亏钱!
要想有自己的全球院线发行渠道,最低要求是每年中大型制作要有5部以上的产量,要不然根本无从谈起。
当然,吕睿现在还用不着想那么多。
饭得一口一口的吃、路也得一步接着一步走。
有了《我是传奇》这笔收益,起码公司今年的运营、开拓等都不用担心了。
毫不夸张地说,就算接下来三年内不拍新片,单靠这笔钱也够养活公司了。
“这笔收益里,4000万美元已划入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制作账户,3000万美元用于《暮光之城》的后续推进……”
听着彼得的汇报,吕睿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刚到手的钱还没捂热,7000万就出去了,属实让人无奈。
但这就是做生意的常态,往往上个项目的回款刚到账,就得立刻投入下个项目,根本容不得半点“闲置”。
“剩余的3000万美元,加上两部电影后续陆续到账的收益,暂时留在账户里当流动资金。”
吕睿叮嘱了一句。
他可没打算用这笔钱享乐。
之前已经4500万美元买了豪宅,享受欲早已消散大半。
接下来要做的是更长远的投资,比如特效与视效领域。
《斯巴达三百勇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暮光之城》三部电影都离不开特效加持。
虽说可以找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合作,但与其让别人赚走这笔钱,不如自己搞个特效公司。
反正可以通过做账优化成本,说不定等三个项目完成,特效公司也能站稳脚跟了。
吕睿把这个设想简单跟彼得说了说,后者立刻反应过来:
“lv,我懂你的意思,我会尽快找一家成熟的特效公司,洽谈收购事宜,让它为我们专属服务。”
“good!”
吕睿给了他一个大拇指。
从无到有创建太费时间,直接收购现成的团队,省时又高效。
他早就在馋这块业务了。
毕竟做上游制作的电影公司,怎么能没有自己的后期制作中心
要知道,现在全世界九成九的大制作电影,都离不开好莱坞的特效团队。
比如国内的《英雄》《无极》,就连张艺谋正在拍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都得靠好莱坞团队支持。
国内的特效行业眼下还是一片“死海”,没人敢碰。
没办法,这业务太踏马烧钱了,没有稳定产出大制作能力的公司,根本养不起。
毕竟特效是按秒来计费的,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哪怕只有1/3需要特效,费也是天文数字!
不然好莱坞大制作也不会动辄起步就是上亿美元投资了。
倒是棒子那边在特效领域一直奋力追赶着,可和好莱坞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聊完后期制作中心的事,吕睿又跟彼得敲定了后续项目的细节:
“《斯巴达三百勇士》和《暮光之城》按2d格式推进就行,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务必同时做好2d和3d两种格式的呈现。”
彼得连连点头,全部记下。
他明白吕睿的考量。
好莱坞的3d市场相对完善,但其他国家还是以2d观影为主。
所以,只有兼顾两种格式,才能兼顾更多票房,不至于曲高和寡。
“lv,我听说你们华夏也在陆续推进3d观影模式好像有个叫万达电影的公司,资金实力很强”彼得忽然问道。
“对。”
吕睿点了点头,但心中却不禁浮现出了几分遗憾。
国内能支持3d播放的影院太少了,就算有,用的也大多是好莱坞淘汰的设备。
这一直是他心里的疙瘩,也让他打定主意,日后自己投资院线时,一定要大力推动3d观影设施的建设。
眼下看,这是高投资、低回报的事。
但他清楚,用不了几年,3d就会变成低投入、高回报的香饽饽!
其实关于院线布局,他早就在暗中筹备了。
2002年国内施行院线改制,要求每家电影院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