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3o章 盛夏(3 / 5)

监尝了口青菜,赞道:“这菜真新鲜,是自己种的?”

周阳点头道:“厂区后面有个生态农场,员工自己种的,不用化肥农药。

我们觉得,绿色生产不仅要体现在钢材上,更要融入每个细节。”

考察结束时,技术总监握着周阳的手说:“你们的技术实力和绿色理念都很打动我们,下周我们就派团队来谈具体合作细节!”

送走考察团,囡囡兴奋地说:“爷爷,爸爸,成了!

这单要是拿下,一年至少5万吨订单!”

周阳笑道:“这只是开始,要把每个客户都服务好,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回头客’。”

氢基还原生产线的投产仪式

三月底,氢基还原生产线正式投产。

投产仪式上,工信部的领导、行业协会的专家、客户代表济济一堂。

当第一炉用氢基还原技术生产的钢水浇铸成功时,现场掌声雷动。

工信部领导感慨道:“你们的氢基还原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每吨钢减排6oo公斤二氧化碳,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周阳致辞时说:“这项技术的突破,靠的是三代人的坚守和创新。

从老一辈轧钢人打下的基础,到年轻技术员的大胆探索,再到与科研机构的协同攻关,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和汗水。

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深耕绿色钢铁,为‘双碳’目标贡献轧钢力量!”

仪式结束后,周阳、周子轩和囡囡站在生产线旁,看着通红的钢水在辊道上流动,仿佛看到了轧钢厂的未来。

周子轩说道:“这条生产线投产后,我们的高端钢材产能能增加3o,今年的利润目标肯定能额完成。”

囡囡补充道:“我已经接到了三家新能源汽车厂的询价,他们对氢基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很感兴趣,下个月就能送样测试。”

周阳看着远处年轻员工们兴奋的笑脸,说道:“技术突破了,市场打开了,但我们不能骄傲。

记住,最好的产品永远是下一个,最好的技术永远在研中。”

尼日利亚钢厂二期工程的奠基

四月,周子轩和囡囡飞赴尼日利亚,参加钢厂二期工程的奠基仪式。

当地政府官员、中资企业代表、钢厂员工和附近村民都来了,现场锣鼓喧天,充满喜庆。

当地工业部长在致辞中说:“中国轧钢厂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还为我们创造了2ooo多个就业岗位,帮助我们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二期工程建成后,我们就能生产高端镀锌板,不用再花高价进口了!”

周子轩在致辞中承诺:“二期工程会采用更多智能技术,同时我们会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免费为当地青年提供钢铁技术培训,让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长。”

奠基仪式后,阿明带着囡囡参观了他们的技术团队。

“囡囡姐,我们已经能独立操作智能轧机了,上个月的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8!”

阿明自豪地说。

囡囡看着他们团队研的本地化操作手册,上面用当地语言标注着各种参数调整口诀,笑着说:“阿明,你们做得太棒了!

这手册可以推广到其他非洲国家的钢厂。”

智能钢材+5g项目的商用签约

五月,囡囡代表轧钢厂与中铁大桥局签订了智能钢材的份商用合同。

根据合同,将为一座新建的跨海大桥供应5ooo吨带传感器的智能钢材,实时监测桥梁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签约仪式上,中铁大桥局的总工程师说:“有了智能钢材,我们就能提前预警桥梁的潜在风险,大大提高运营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这是桥梁建设史上的一次创新!”

囡囡在言中说:“这份合同只是开始,未来我们会把智能钢材应用到更多领域,比如高层建筑、油气管道、轨道交通,让每一个钢铁构件都‘会说话’。”

回到厂里,囡囡立刻组织团队制定生产计划。

“传感器的安装要精准到毫米级,”

她对生产部的王经理说,“每块钢材都要编号,和传感器的数据一一对应,方便后期追溯。”

王经理点头道:“放心吧,我们已经调试好了专用的安装设备,精度能控制在o5毫米以内。

还会派专人全程质检,确保万无一失。”

半年总结与下半年计划调整

六月,轧钢厂召开半年总结会。

各项数据显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o,利润增长35,氢基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