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罪立功。”
“朕觉得这个提议还不错,数万贼兵,要是尽数斩杀,恐怕有伤天和。”
崇祯话音刚落,大殿内立刻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反对声。
“皇上,万万不可啊!”
“贼兵狡诈多端,全靠陈总督运筹帷幄,前线将士舍生忘死,这才堪堪把贼兵堵在车厢峡中。”
“若是心存侥幸,恐怕多生变数,后患无穷”
殿内大多数官员纷纷点头称是,“剿灭尽歼”之声,不绝于耳。
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军事上的需要,更是政治上的正确。
对反贼的任何仁慈,都是对自己的残忍。
而此时,户部尚书毕自严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这位掌管着帝国钱袋子的老人,声音沙哑,他也不提反对,也不提同意,而是好好的给朱由检算了一笔经济账。
“陛下,请听老臣一言。”
“战端一开,靡费巨大,陈总督大军围困月余,人吃马嚼,耗饷已是不菲。”
“若是此次不能平定匪患,恐怕再拖下去,国库就要空了。”
他缓缓抬起头,扫视着周围的一种大臣,
“诸位阁老、部堂别忘了,在四川还有一伙更棘手的叛军。”
“这帮叛军兵强马壮,战力自不必多说,等日后进剿川北,伤亡且不论,光是军械、火药、抚恤、犒赏,又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国库.国库实在”
毕自严没有再说下去,但所有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就连朱由检也收起了笑容,面色沉重。
说实话,他的内帑和国库,都早已接近空虚。
前前后后为了剿匪,朱由检给洪承畴拨款,给陈奇瑜拨款,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有将近两百万两银子花出去了。
为了凑齐这笔饷银,两年前兵部尚书梁廷栋还特意请求增派天下田赋。
在旧额增派五百二十万两之外,还要再增一百六十五万两的新饷。
当时,此议一出,满朝哗然。
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就连户部的毕自严都痛心疾首的表示,不要再给天下百姓增加负担了。
这位老臣甚至上了十条建议,恳请皇帝酌情减免天下赋税,给快要被压垮的百姓一丝喘息之机。
可为了剿匪,为了维持这摇摇欲坠的江山,朱由检最终还是驳回了毕自严的提议。
钱粮这两个字,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和大明都喘不过气来。
殿内的争吵还在继续,主剿派还是占了大头,只有几个微弱的声音同意招安。
可朱由检却陷入了沉思。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面前的龙案,一个大胆而精妙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毕自严不是提到四川的巨寇江瀚了吗?
为何不能来个以贼制贼?
高迎祥这群人,虽然是悍匪,但如今已是走投无路的丧家之犬。
倒不如把这群走投无路的流寇招安,给他们一个名分,让他们去四川去剿那巨寇江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