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开科取士(2 / 4)

    “中选者不论文武,不分先后,择优录取。”

    “保宁府两州八县之地,虚席以待,最优者可为一县主官!”

    这篇告示,如同一块巨石,在保宁府的各个州县激起了滔天巨浪。

    那些传承数百年的士绅大族,对此自然是嗤之以鼻。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那帮反贼附庸风雅的拙劣表演罢了。

    一个泥腿子出身的武夫,也配谈“开设恩科”?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招贤令?

    只要他们这些大族不动,最多也就只能招来一群童生、秀才。

    想靠他们治理地方?省省吧。

    然而,这群世家大族却忽略了,在保宁府各个乡镇的角落里,还有不少才华横溢,却因为家中贫苦,郁郁不得志的学子。

    对于这群人而言,这封招贤令不啻于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招贤令很快便传到了剑州梁家所在的梁家村。

    梁家村,因为有大理寺丞梁之栋的存在,所以村子还算富裕。

    村中甚至还开办了族学,供养着族中数十位士子。

    书房内,梁庭寺一改当初老态龙钟的模样,看着手里的招贤令放声大笑。

    “狗屁不通!”

    “那曾瑞不过一介举人,全靠着委身从贼,才混了个知府。”

    “如今还想撺掇我等心怀朝廷的士人从贼,简直恬不知耻!”

    “来人,通知族学里的士子,最近这段时间,任何人不得私自出村!”

    “吃了我梁家的,千万别想着再去贼人那里分一杯羹!”

    不用梁庭寺特意交代,族学里的馆师们早就开始嚷嚷了起来。

    馆师们自发地号召起族中士子,要求他们“明辨是非,坚守大节”,绝不能被贼人蛊惑。

    这群士子,大多都受过梁家的接济,自然是个个言辞凿凿,态度坚决。

    并对那贼寇的恩科,表现出了极大的鄙夷。

    他们有族老的接济,自然是衣食无忧,但在一河之隔的团石村,情况就有了些许变化。

    一个名叫吴熙的年轻秀才,在看到这份告示时,双眼直冒光。

    吴熙是天启七年的生员,家中贫寒,老母常年卧病在床。

    在他之下,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

    吴熙自幼聪慧,饱读诗书,本是村里最有希望中举的人才。

    可就在他准备参加乡试那年,家里却突遭变故。

    他的父亲吴明达,在一次意外中失足摔落山崖,当场丢了性命。

    父亲的意外离世,让本就贫困的家庭,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

    吴熙只能含泪放弃了乡试,回到家中,一边务农一边守丧,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如今他年满二十五,却依旧是孤身一人。

    本来吴熙身为秀才,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