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京师乱局,卢象升受命剿匪(6 / 7)

万农民起义军,卢象升没有丝毫的畏惧。

    不久前,他亲率麾下不足万人的明军,日夜兼程,在河南汝州一带,成功截住了高迎祥的数万主力。

    卢象升亲自披甲执锐,冲锋在全军的最前方。

    据史料记载,他作战时,常常“自被二矢,麾下士卒,无不一以当百”。

    卢象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让那些早已习惯了与明军将领作战的流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有人试图上前阻拦,合力将卢象升打落下马。

    可下马后的卢象升依旧死战不退,硬生生地顶着数百人的围攻,挥舞着手中关刀,大开杀戒。

    眼见拿不下他,其余的流寇只能狼狈逃窜。

    此战,卢象升大获全胜。

    他不仅成功击溃了高迎祥的主力,更是斩首三千余级,俘获贼首十余人,缴获了大量的骡马和物资。

    经此一役,卢象升威名大震,流寇军中,开始流传着一个对他又敬又怕的绰号,“卢阎王”。

    之后,卢象升并未给高迎祥、张献忠等人任何喘息之机。

    他率领麾下各路明军,对仓皇逃窜的流寇,展开了长达数月的、千里大追击。

    他从河南,一路追入湖广境内,先后在光州、信阳州、德安府等地,与流寇,爆发了十余次大规模的战斗。

    其中,在蕲州、黄州一带,他再次大破张献忠所部,斩首数千,溺死于长江者,不计其数。

    在追击的过程中,卢象升大军一度深入湖广西部的山区,粮草不济。

    当时军中断粮三日,卢象升便也跟着三日不食,只是每日喝水,与麾下的士兵同甘共苦。

    全军上下,无一人有怨言,更无一人逃亡。

    这种强大的凝聚力,是当时任何一支明军,都无法比拟的。

    经过他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高迎祥和张献忠已经从中原腹地被驱赶到了西边的崇山峻岭之中。

    眼看就能全歼这股贼寇,可偏偏皇帝的圣旨又送到了他的手上。

    卢象升对于此次入川进剿,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

    他曾多次上书据理力争,言明最好先剿灭外围流寇,然后再围剿四川匪寇。

    反正这帮匪寇已经生了根,就算跑也跑不出四川盆地。

    可崇祯是个不听劝的,只要他认定的事情,哪怕八匹大马也拉不回来。

    几次上书都被驳回后,卢象升也认清现实,开始全力准备入川剿匪一事。

    经过长达数天的思索,他最终制定了水路并进的剿匪计划。

    首先是水路,眼下夔州还未失陷,卢象升打算从溯长江三峡而上,进入四川。

    湖广明军主力应在荆州完成集结,此地是长江中游重要枢纽,水陆畅通,便于调动湖广各地兵力及物资。

    随后水师舰队从荆州启航,逆流西进。

    此战的关键在于,能否在贼兵反应过来之前,提前占据三峡天险。

    所以,卢象升特意找了一支精干的小队,准备从施州卫陆路,悄悄潜入四川。

    施州卫地处武陵山区,其西向陆路在明初由傅友德开辟,专为军事行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