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诸官免送(1 / 8)

    别看朱由检在谕令中哭诉“内帑匮乏”,表现得如同一个即将破产的大家长,四处向勋贵太监借钱劳军。

    但事实上,崇祯的内帑里,一直都是有钱的,而且数额可能相当惊人。

    根据甲申之变的亲历者、曾在工部任职的赵士锦在其《甲申纪事》一书中记载:

    李自成大军攻克北京后,“内库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

    另一位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的张正声则在《二素纪事》中称:

    “李自成括内库银九千几百万,金半之”。

    而杨士聪在《甲申核真略》中的说法相对折中:

    “贼入大内,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金若干万。”

    “其在户部者外解不及四十万,捐助二十万而已。”

    这些数字虽然有不小的出入,不可全信,但它们都明确地指向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在大明覆灭的最后时刻,皇宫的内库里依然堆放着不少的金银。

    而崇祯对大臣们的哭穷,不过是他早就玩惯了的把戏而已。

    其根本目的,还是想让大臣和勋贵们慷慨解囊,替他老朱家打仗。

    虽然这帮官僚勋贵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个个贪腐成性。

    但皇帝都守着自己的金山银山一毛不拔,谁又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替他老朱家掏钱呢?

    无奈之下,崇祯也只能通过喻令的形式,强行从勋贵太监们手里借来了不少银子。

    筹措到钱粮后,朱由检立刻下诏,命令各路兵马火速进京勤王。

    山东总兵刘泽清率军五千,山西总兵王忠、副总兵猛如虎率军四千;

    大同总兵王朴率军五千,保定总兵董用文率军一千.

    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命令山海关永平总兵祖大寿率领一万五千关宁铁骑入卫京师;

    同时命令关宁、蓟州、密云等地再出兵一万七千,由祖大乐、李重镇、马如龙等人率领,一同赴京。

    然而,对于统领勤王大军的人选,朝堂上却引发了激烈的争执。

    本来按照朱由检的意思,只要祖大寿从辽东一来,就让他担任全军提督;

    然后再以关宁军镇守太监高起潜为总监,一内一外,共同领军出战。

    但当他在廷议上提出这个人选时,满朝文武都沉默了。

    试问京师里谁不知道,祖大寿的不少子侄辈,早就投降了皇太极,并在后金那边做官带兵。

    像什么祖泽润、祖可法、祖泽洪等人,谁能保证此次入寇的清军中就没有祖大寿的亲戚?

    谁又能保证祖大寿本人绝对可靠?

    毕竟当年己巳之变时,祖大寿就有过哗变溃逃的前科。

    虽然说起来情有可原,但眼下清军就在京畿周边肆虐,谁能放心让这样一个与敌人关系错综复杂、而且还有前科的将领来统领勤王大军?

    眼看崇祯铁了心要用祖大寿,文官们脑筋一转,使出了一招“围魏救赵”。

    他们纷纷上书,集中火力弹劾起了现任兵部尚书张凤翼。

    弹劾的理由也十分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