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诸官免送(2 / 8)

nbsp; 你张凤翼身为兵部尚书,不仅任内毫无建树,而且还屡出大错。

    不仅如此,各级官员们又开始追溯起了张凤翼的老底。

    这厮在天启年间就是个阉党分子,还曾恬不知耻地给魏忠贤修建过生祠。

    只不过因为是边臣身份,才在清算阉党时侥幸逃过一劫。

    如今,凤阳皇陵被毁、清军如入无人之境的奇耻大辱都发生在了张凤翼的任上,桩桩件件,他都难辞其咎!

    要是再不站出来解决问题,就等着被陛下治罪吧。

    面对朝中汹涌的议论,张凤翼终于坐不住了。

    他是真怕被崇祯给砍了,毕竟当初己巳之变后,兵部尚书王洽就被崇祯给下狱处死了。

    无奈之下,张凤翼只得硬着头皮出列,向崇祯表示:

    “祖大寿确有瑕疵,不宜统帅全军。”

    “要是陛下没有合适人选,臣……臣愿意自请督师,奔赴前线协调诸军,以御虏寇。”

    看到张凤翼竟然主动请缨,正被文官们吵得头疼的朱由检竟有些感动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面对东虏入寇,终于有大臣肯站出来勇于任事、承担责任了!

    他当即许诺,拨给张凤翼一万两千两白银、五百张空白赏功牌,并叮嘱他在前线要多听取祖大寿和高起潜的安排。

    与此同时,朱由检拨出三万两银子和一千张赏功牌,命人火速送往山海关,让高起潜领取。

    崇祯的意思很明确:

    你张凤翼能力也就一般般,那就去督领其他路勤王军吧;

    至于真正的核心主力关宁军,还是交给高起潜和祖大寿这两位“专业人士”指挥。

    平心而论,朱由检这次总算是有了点长进,各种安排也相对还算稳妥。

    但他万万没想到,关外的皇太极早就埋下了后手。

    山海关的高起潜接到崇祯的调令后,便立刻动身,去找祖大寿商议勤王一事。

    而祖大寿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率主力走后,锦州、宁远等前沿要塞的防守问题。

    但皇命难违,崇祯催逼甚急。

    两人只得抽调兵力,安排防务,准备入京勤王。

    从宁锦地区集结大军再赶到北京,最快也需要一个月左右。

    可皇太极根本没给他们这个时间。

    就在祖大寿刚刚开始动员时,多尔衮、多铎、岳托、豪格等人率部兵分两路,朝着边境杀了过来。

    清军一路大张旗鼓袭扰锦州,另一路则绕到了宁远后方的中后所(今辽宁绥中)。

    皇太极的战略目标很明确:

    不寻求攻城略地,就是要死死拖住祖大寿和关宁军主力,让他们无法分身入关。

    面对清军在关外的大规模异动,祖大寿哪里还敢入关?

    他立刻上奏朝廷,陈明关外军情紧急,自身难保,实在无法抽调主力勤王。

    崇祯接到奏报后,像是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最后一点指望也落空了。

    无奈之下,他甚至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该把洪承畴或者卢象升调回京师,主持防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