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纪,惩办国贼啊!”
王允成这番话,巧妙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发现长官不法、秉公直言却反遭迫害的忠良形象。
侯宇寰初来乍到,对汉中具体情况并不熟悉。
眼看王允成等人形容凄惨、言辞恳切,他便先入为主地信了几分。
他心中暗想:
“难怪孙巡抚要我来查,原来这邓玘果然有问题!”
“背后竟然还牵扯出迫害忠良的罪行!”
王允成见他颇为意动,立马添油加醋的补充道:
“不仅如此,末将还怀疑,那姓邓的与四川的贼寇有所牵扯!”
“他最近不知道从哪搞来了一批粮食,末将怀疑极可能是四川贼寇资助的!”
“宪台,四川贼寇奸诈狡猾,要是邓玘被他们策反了,则汉中危矣,陕西危矣啊!”
此话当真?!”
侯宇寰闻言脸色骤变,神色无比严肃,
“事关国朝安危,非同小可,不可胡言!”
王允成哪管这些,只顾着拼命磕头,言之凿凿:
“千真万确!”
侯宇寰深深地看了王允成一眼,沉吟片刻。
他虽然觉此事匪夷所思,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要是邓玘真与贼寇勾结,那问题就远比贩盐养军严重多了。
他沉声道:
“若你所言非虚,本官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起来吧,随本官一同前往邓玘军营,与其当面对质!”
说实话,要是被告发的是其他将领,侯宇寰或许还会谨慎些,先收集证据再行动。
但邓玘“胆小怕事”的性格,在陕西官场早有传闻。
要只是卖点私盐他或许敢,但是勾结贼寇嘛,还真不一定。
本着不错不漏、不枉不纵的态度,侯宇寰这才决定前往营中与邓玘当面对峙。
王允成听了这话,人都傻了,这御史胆子竟如此大?
我大明的文官们,什么时候这么敢于任事了?
一般的文官御史,听到军队生乱、勾结贼寇的消息,不应该是避之不及吗?
怎么还有迎头往里冲的?
可现在话都说出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磕头叩谢:
“多谢宪台!”
就这样,侯宇寰的队伍里,混入了王允成这一伙“苦主”和“证人”。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邓玘军营而去。
而此时的邓玘,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他前几天刚发了点饷银下去,口袋又空了。
他正琢磨着,下次该做点什么生意,用以维持军需。
就在此时,帐外的传令却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
“不好了,总镇!”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