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收尾(1 / 2)

等吕雅丽离开办公室,刘彻又恢复了刚刚吊儿郎当的样子。

端起自己的速溶咖啡抿了一口,才道:“哎,我发现了啊,这怎么坏人都让我当了,你就当好人了。”

陈默笑了笑,毫不在意刘彻的调侃,端起自己的烧水也喝了一口。

“能者多劳嘛,以后我还是要跟厂里的职工打交道的,你刘大少反正拍拍屁股就回机关了,又不用在乎这个。”

刘彻哼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但是倒没多说什么。

整整一天,直到晚上五点多,带来的十万元现金才全部发放完毕。

这十万块,加上前一天发出的两万,按照红卫厂职工薪资标准,根据工龄、职级、工种不同,月工资大约在28到36元不等,支付三个月工资,意味着当天签署转岗协议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九百多人。

这个数字里,自然还包括了陈默内部敲定要留下的一百多名骨干。

至此,不仅超额完成了徐局交代的任务,更是远远超出了陈默自己的预期。

大局已定,陈默便不再犹豫,直接吩咐李向东,让他通知剩下还没签转岗的职工。

“明天转岗申请只办理半天,过时不候。”

至于半天之后还没走的职工,就只能等着上面“统一安排”了。

所谓的“等上面统一安排”,无非最后还是得由他这位未来的承包者来掏钱结算。

这笔遣散费他早就承诺过,但他现在故意要卡一下这个节点,就是为了给徐局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

事情必须按约定痛快解决,别再动什么别的心思。

尽管陆思源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出岔子,但陈默习惯性地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毕竟,万一真有点什么意外,他这已经投进去的十多万,风险可就大了。

果然,李向东刚宣布明天只剩半天时间,留守职工中立刻掀起了一片骚动。

这招“最后通牒”,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忐忑不安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也直接动摇了以“王师傅”为首的那批顽固派的军心。

“啥意思?以后就不给办了吗?”有人当场就急了,声音带着惶惑。

“对啊!那我们这些没签的咋办?厂里总得给个说法吧!”

“郭厂长呢?这事儿到底谁管啊?”

众人议论纷纷,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而郭和平这几日虽然按时上下班,但对厂里的事完全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俨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厂领导层面的这种沉默和缺席,更让剩下的职工们感到六神无主,仿佛成了没人要的弃子。

李东才懒得理会这些人的情绪和质问,他的任务就是传达消息。

消息一经公布,他立刻在白飞的护送下,迅速收拾好所有票据和转岗申请,坐上陈默那辆黑色的皇冠轿车,一溜烟地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最后半天,陈默索性没有露面。

从统计好的名单来看,他想留下的技术骨干和踏实肯干的工人,十有八九都已经签了协议。

这个年代的所谓“保密协议”,虽说有几分恐吓的成分,但对于一群几乎都是“法盲”的工人来说,约束力实在有限。

从结果反推,肯定有人提前透露了“可能被返聘”的消息,否则,那些有意留下的人不会如此集中地在一天内前来签约。

至于那些迟迟未到的,要么是人缘不太好没人通知的,要么就是思想过于固执的,这样的人,陈默也不打算强求。

对他来说,团队贵在精干、听话,人手差不多够用就行。

因此,他安排妥当后,便安心待在住处,只让李向东带着白飞又临时找来的几位白飞的战友去应付最后的场面,连刘彻也没让去。

下午,李东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一进门就扯着嗓子说:“小默,幸亏你没去!今天这场面有点不对劲,我看苗头不好,没等到中午就赶紧收摊回来了!”他额头上全是汗珠,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陈默很沉得住气,先是给他倒了杯凉白开,等他气息稍微平复,才沉稳地问道:“别急,慢慢说,具体什么情况?”

李向东接过杯子“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杯,用袖子抹了把嘴,这才心有余悸地描述起来:“嗨,别提了!今天我刚到那儿,好家伙,我那张桌子前面就已经排起长龙了,比昨天人还多!一个个眼睛都红着,要不是你事先有先见之明,让白飞多带了几个弟兄维持秩序,那场面估计当时就得乱套!”

李向东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