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陈佳浩上幼儿园(1 / 2)

“呜——”

汽笛长鸣,火车缓缓启动,逐渐加速,载着陈默的牵挂驶向远方,直到变成视野尽头的一个小黑点。

陈默站在原地,望着火车消失的方向。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轻轻揽住身旁眼眶也有些发红的温亦雪,又看向默默垂泪的大姐,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说:“姐,老婆,走吧,我们回家。以后想家了,我们就常回去看看。”

陈秀芝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点了点头。

儿行千里母担忧,反过来,女儿远离父母,又何尝不思念?

尤其是妞妞,这几天跟姥姥姥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今天张岚一走,小家伙在家里哭闹了好一阵子才被哄睡。

但陈秀芝心里清楚,为了妞妞将来能有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她既然决定留在京城让妞妞以后在京城上学,就意味着那种围绕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的日子,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在不断的选择和离别中,走向新的阶段。

陈建川张岚和陈小雨这一走,偌大的四合院仿佛瞬间被抽走了许多人气,一下子变得格外安静。

陈秀芝和温亦雪收拾起离愁,很快便投入了新一学期的学业中。

陈默也难得地往学校跑了几趟,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听了几天课,感受了一番久违的校园氛围。

安稳了没几天,正事便找上门来。

陆雪松介绍的那笔医院订单,是时候去落实了。

陈默依约去了那家医院,见到了主管后勤的副院长。

果然如陆雪松所料,那位副院长态度极为热情,甚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巴结。

谈判过程异常顺利,对方几乎没在价格上多做纠缠,只强调一定要保证质量和交货时间。

陈默心里明白,这都是陆雪松的面子,他自然也不会掉链子,郑重做出了承诺。

合同签得痛快,预付款也到得及时。

拿到这笔定金,陈默的资金压力顿时缓解了不少。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再次下单订购了三十台缝纫机!

缝纫机就位,默雪纺织厂的规模再次扩大。

招工启事一出,又吸引了不少待业女工前来报名。

李向东现在俨然一副厂长的派头,招工、培训、安排生产,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而之前第一批打样生产出来的时装,几乎没怎么对外批发,仅仅供应给秀水街的“默雪服饰”直营店,就在开业促销和后续口碑传播的带动下,销售一空!

这个速度连陈默都有些意外。

他再次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初期,被压抑已久的民众消费欲望一旦释放,所迸发出的惊人力量。

京城市场的购买力,远非阳城可比。

他粗略算了一笔账,单是这第一批服装的利润,就已经基本能够覆盖眼下工厂的日常运营开销了。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意味着纺织厂初步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不再完全依赖他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

趁着这股势头,陈默专门和李向东深谈了一次,为默雪纺织厂定下了1981年的全年发展方向。

现阶段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保质保量完成医院的订单,建立信誉,扩展这种业务;二是全力保障京城直营店的货源,并尝试设计生产更多款式的服装,丰富产品线,打响“默雪”这个牌子。

陈默明确表示,工厂的日常管理将全权交给李向东,自己只把握大方向。

这份信任让李向东倍感压力,也充满了干劲。

忙完厂里的事情,陈默回到家。

一进院门,却看见一个意外的身影吴楚云。

她正笑呵呵地帮着陈佳浩试穿一套崭新的小衣服,旁边还放着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崭新小书包。

陈默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阵仗。

温亦雪见他一脸茫然,忍不住笑道:“看你这当爹的,连这么大事都忘了?明天你儿子就要去幼儿园报到了,妈特意给佳浩买了新衣服新书包送来。”

“啊?”陈默这才恍然大悟。

年前他的确托关系搞定了儿子入读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名额,知道过完年开学,但具体日子他还真没记住。

这段时间竟把儿子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开学日”给忽略了。

“小默,不是我说你,工作再忙,也得关心一下孩子呀。”吴楚云略带埋怨地看了陈默一眼。

陈默连忙认错:“是我的不是,我的不是。明天我一定送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