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随机分析终将弥合理论与工业的鸿沟(2 / 5)

;   王建国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想起上周技术部拿到的账单,单次检测的技术使用费高达8万华夏币,一年下来光检测费就够买半车钢。

    “松本先生,”他抓起桌上的合同复印件,“合同第7.3条写得清楚,‘质量争议以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检测为准’。我们找了华夏钢铁研究总院,他们用的也是岛津设备,结果和我们的完全一致!”

    “华夏的机构?”松本嗤笑一声,身体往后仰在真皮椅背上,“王桑,你们华夏的检测标准比JIS落后十年。”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脸上露出不屑的冷笑,“去年你们给丰田供应的冷轧板,因为夹杂物超标退了800吨——哦对了,那批钢也是你们自己检测合格的。”

    “那是丰田的标准和我们不同!”采购经理李芳猛地插话,声音都带了哭腔,“我们这次是给速腾换挡机构用的,公差要求0.02毫米,你们的钢连0.03都达不到!”

    她抓起桌上的实物样品,“你看这个折迭缺陷,显微镜下能数出三层迭层——这能装在汽车上吗?”

    松本的目光扫过样品,又迅速移开,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王桑,商业合作要讲诚意。”

    他的语气突然软下来,“退换货损失太大,不如这样——你们承担30%的检测费,我们补偿5%的货款。”

    “5%?”王建国砰地拍了下桌子,震得茶盏里的茶水溅出来,在合同上晕开一片污渍,“你们耽误了我们三周排产,光模具空置费就损失200万!”

    他指着墙上的倒计时牌,“速腾新车型下个月就要上市,现在换供应商根本来不及!”

    “那是你们自己的问题。”松本的语气又硬了起来,“我们JFE的交期向来严格,是你们自己没提前确认质量。”

    他站起身整理袖扣,“再说了,就算退换货,运输费用、清关费用都得你们出——国际运输可不是国内送快递。”

    “够了!”王建国抄起那份日文检测报告,“你们自己看!”他把报告甩在松本身前,“JFE内部检测的总氧含量是0.0048%,和我们第一次检测的0.0051%只差0.0003%,怎么到了我们实验室就变成0.0062%?”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是不是你们的出厂标准和给我们的不一样?”

    “那应该问你们自己啊!”

    松本一郎有恃无恐的说道,“你们浪费我这么多时间,我没找你们要损失费就不错了,如果你们只有这些所谓的‘证据’,那恕我不再奉陪了。”

    说完他站起身往会议室外走去。

    采购经理李芳死死的盯着松本一郎,眼中似乎正做着某个艰难的决定,“如果你们是这个态度,或许我们也该考虑换个合作对象了!”

    “既然如此,那你们以后的采购价格将在现在的基础上提升5%。”松本一郎回头看了李芳一眼,轻笑一声,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会议室。

    “欺人太甚!”

    王建国一巴掌拍在会议桌上,一口钢牙都快咬碎。

    “当年东瀛的住友金属向三峡工程供应600吨低合金钢,若不是被检测出来不合格,若投入使用可能导致三峡大坝关键结构损毁。”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