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这就是材料学的魅力(1 / 5)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特殊的味道,是液氮的冷冽与仪器散发的微弱臭氧混合的气息。

    陈辉站在中央控制台前,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紧紧锁定在面前巨大的显示屏,屏幕上,一个复杂的三维分子结构正在缓缓旋转,泛着幽蓝色的微光,这是他将所有数据训练后得到的第一个材料结构。

    “第一次生成序列启动。”

    旁边,薛祁昆教授的声音响起。

    命令下达,环绕四周的精密合成装置嗡鸣起来。

    高能激光器阵列发出低吼,将精准的能量束投射到悬浮在真空腔体内的原料基底上。

    旁边的数个坩埚中,特定的镍、磷、铅盐粉末正被极高温加热,化为蒸气流,等待被引入反应腔进行原子级别的打印。

    根据模型计算出的结构,正控制着这无比复杂的舞蹈。

    陈辉紧盯着屏幕上的进度条和实时反馈的数据流,一切似乎都在按预想进行,原子按照模型生成的蓝图一个个被放置到预定位置。

    突然,刺耳的警报声撕裂了空气!

    屏幕上,代表结构稳定性的曲线骤然跳水,跌穿红线。

    真空腔内部,传来一声细微但清晰的“噼啪”声。

    “结构崩塌!第3区晶格畸变!”

    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数据,陈辉皱起眉头。

    第一次尝试,显然已经失败。

    反应腔内只剩下一团灰黑色的、结构无序的杂质。

    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陈辉并没有因为这次的失败而感到沮丧,他来到总控台,屏幕上,刚才那失败过程的庞大数据流开始倒带重放,速度被放慢了数十倍。

    无数条代表不同参数的曲线,能量流强度、原子沉积速率、基底温度、真空度、晶格应力,交织成一幅复杂动态的图谱。

    陈辉的目光像鹰隼一样锐利,快速扫过这些跳跃的数字和波形。他的手指在虚拟控制台上滑动、放大、聚焦。

    “停!”他突然命令。

    画面定格在结构崩塌前0.38秒。

    “这里,”他指向其中一条代表局部晶格应力的曲线,它正在悄无声息地攀升,很快就超过了模型预设的安全阈值,但其他大多数参数看起来依旧正常。

    “能量束校准微偏了0.05微弧度,导致了第3区原子沉积的动量矢量发生了极小角度的偏差。”

    陈辉一边说,一边快速调出模型生成的结构图进行比对。

    “看模型的计算,”他将蓝图的一个局部放大,那是一个需要极其精确的镍磷键合点,“模型要求在此处形成的是特定角度的共价键,能量和角度都必须完美。

    我们的执行器,那台高能激光器理论上能做到,但在实际运行中,有一个微小的、我们之前未检测到的周期性能量抖动。”

    他调出了激光器自身的诊断日志,果然,在一个毫秒级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