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这就是材料学的魅力(3 / 5)

困在这儿一年多了。”

    “所以,是不是我们了解了他的思路,就能破解这个难题?”

    米利安眼中绽放出明亮的光芒。

    “可是我们怎么了解呢?”

    “去看看他最新发表的论文不就好了!”

    米利安神采奕奕,通常来说,一位学者的研究领域都是相关的,不会有人今天还在研究偏微分方程,明天就去搞数论了。

    所以陈辉解决等离子体模型爆炸这个问题的思路,很可能就藏在他最近的论文中。

    “他最近发表的论文是黎曼猜想的证明。”

    菲利克斯再次苦笑。

    “啊?”

    米利安茫然转头,以为是菲利克斯说错了名字,怎么有人的研究跨度会这么大?

    ……

    陈辉的第二次实验依旧以失败告终,显然,高温超导的合成并没有那么容易,否则当时舒尔茨他们也不会搞了一年多才有突破。

    陈辉倒是也不急,等离子体研究所那边彻底放手,让宋韫韬与刘勇合作,将双方的技术融会贯通,整合到同一个装置上。

    倒是《华夏数学》让陈辉有些操心。

    第一期因为黎曼猜想的重量级,哪怕只有一篇论文,依旧能够引起国际数学界的轰动。

    可第二期,陶哲轩的研究虽然也很有含金量,但光靠这篇论文,可远远不足以让《华夏数学》保持之前的影响力。

    即便刊登了黎曼猜想的证明,但依旧没有国际数学家愿意向《华夏数学》投稿。

    他当然也跟华夏的各大数学家们约过稿,可想要上刊,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而能够达到上刊要求的成果,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

    甚至对于大多数数学家来说,如果他能够做出那种级别的成果,他们为什么不选其他早已大名鼎鼎的期刊,要来投《华夏数学》呢?

    “终归还是得靠自己!”

    陈辉轻叹一声。

    他决定在研究高温超导材料合成的空隙,再给自己找个小目标,至少,把自己创办的期刊养起来。

    陈辉首先否决了剩下的几个千禧年难题,他知道,这种程度的难题,至少需要他全身心的研究一年半载才可能突破,但他现在肯定没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他事情中。

    所以,或许可以退而求其次,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之类次一级的问题。

    想了想,他给学生蔻依发了封邮件。

    蔻依因为身份问题,没办法参与到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在组织看来,她甚至不如埃琳娜坚定可靠。

    但进行纯理论研究,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自己指导方向,他相信蔻依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想到数论,他就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学生,他在数论上有独特的天赋,可惜……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