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得手臂发麻。柳如烟手持短匕,从侧面偷袭赵虎,却被赵虎一脚踹倒。
就在赵虎再次挥刀欲杀萧琰时,破庙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喝:“赵虎,休得伤人!”只见一队官兵冲了进来,为首之人竟是李默!
赵虎见状,脸色大变,转身欲逃,却被李默一箭射穿大腿,摔倒在地。黑衣汉子们见首领被擒,纷纷投降。
“萧公子,你没事吧?”李默上前扶起萧琰,关切地问道。
“李将军,你怎么会在这里?”萧琰惊讶地问道。
李默笑道:“殿下担心你路上不安全,派我暗中保护你。没想到,还真遇到了周勇的残余势力。”
柳如烟见官兵到来,心中有些慌乱。李默注意到柳如烟,问道:“这位姑娘是?”
萧琰连忙解释:“她是苏州柳家之人,名叫柳如烟,途中遭遇劫匪,我便与她结伴而行。她是张诚的亲人,却不知张诚的所作所为。”
李默点了点头,对柳如烟说道:“柳姑娘,张诚已被定罪,但你并无过错,我们不会为难你。你若想回苏州,我们可以派人护送你。”
柳如烟感激地说道:“多谢将军!”
次日,李默将赵虎等人押往京城,又派两名士兵护送柳如烟回苏州。临别时,柳如烟递给萧琰一块玉佩:“公子,这块玉佩是我家传之物,你拿着它,若日后到苏州,可凭此玉佩来柳家找我。”
萧琰接过玉佩,拱手道:“多谢姑娘,后会有期。”
送走柳如烟后,李默对萧琰说道:“萧公子,如今周勇的残余势力已被清除,你返乡之路应无大碍。我需即刻回京复命,便不再送你了。”
萧琰点头道:“李将军一路保重,代我向殿下和苏姑娘道谢。”
两人道别后,萧琰继续踏上返乡之路。此时的他,手中握着青锋剑,怀中揣着柳如烟所赠的玉佩,心中虽仍有对过往的感慨,却多了几分从容与坚定。他知道,这场德王府的风波,不仅让他见识了权谋与厮杀,更让他明白了正义与担当的意义。未来的路,无论再遇到何种挑战,他都会以书生之智、侠客之勇,坚定地走下去。
历经半月行程,萧琰终于回到了家乡——萧家村。村子坐落在青山脚下,一条小河穿村而过,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仍是记忆中宁静祥和的模样。他刚走到村口,便看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大槐树下,正是他的父亲萧老秀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七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三)(第2/2页)
“爹!”萧琰快步上前,跪倒在父亲面前。
萧老秀才抬起头,看到萧琰,眼中满是惊喜与激动:“琰儿,你终于回来了!这些日子,为父天天担心你。”
父子俩相拥而泣,随后一同回到家中。萧老秀才早已备好了饭菜,萧琰一边吃饭,一边将在京城的经历娓娓道来,只是隐去了其中的凶险,只说自己在德王府中做文书,如今事情了结,便返乡了。
萧老秀才听后,欣慰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咱们读书人,不求功名利禄,只求平平安安。”
接下来的几日,萧琰在家中陪伴父亲,偶尔会去村中私塾帮忙教书。村民们见他归来,都十分热情,纷纷前来探望。可萧琰心中明白,自己虽回到了故里,却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知读书的书生了——德王府的经历,已在他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日,萧琰正在私塾教书,忽闻村口传来一阵喧哗。他走出私塾,只见几名官差正押着一名村民往外走,村民的家人在一旁哭喊着。萧琰上前询问,得知那村民因欠了地主刘老爷的地租,无力偿还,被刘老爷告到县衙,官差前来抓人。
萧琰心中一怒——刘老爷是村中有名的恶霸,平日里欺压百姓,抢占良田,村民们敢怒不敢言。他上前拦住官差,拱手道:“官差大哥,这位乡亲并非有意拖欠地租,只是今年收成不好,还请通融几日,容他凑齐地租。”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