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秦王出面解危机(一)(4 / 4)

的问题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李顿,语气中满是焦急与愤慨:“殿下,苏州乃臣的家乡,百姓本就饱受苛捐杂税之苦,如今又遭这般盘剥,实在是苦不堪言!臣恳请殿下做主,彻查此事,还苏州百姓一个公道!”

    李顿闻言,眉头紧锁。江南赋税之事他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如今萧琰发现了文书纰漏,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但他也清楚,此事牵扯到的势力错综复杂,户部尚书张大人便是江南人氏,苏州的地方官员多是他的亲信,想要彻查此事,必然会与张大人发生冲突。张大人在朝中根基深厚,又深得圣上信任,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堂动荡。

    “萧编修,此事非同小可,不可轻举妄动。”李顿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张大人势力庞大,我们若没有足够的证据,贸然揭发,不仅无法扳倒他,反而会让他有所防备,甚至对你我不利。你且先将那些有问题的文书妥善保管,切勿声张,容我从长计议。”

    萧琰深知李顿所言有理,便点头应道:“臣遵旨。只是此事关乎苏州百姓的生计,还望殿下能尽快想出对策。”

    “你放心,我定会尽快查明真相,不会让那些贪官污吏逍遥法外。”李顿语气坚定,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接下来的几日,李顿暗中派人前往江南苏州调查,收集证据。萧琰则在翰林院继续留意赋税文书的动向,试图找到更多的破绽。然而,张大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开始在朝中处处针对萧琰。他先是在朝堂上故意刁难萧琰,让他当众讲解晦涩难懂的典籍,若有疏漏,便借机斥责;随后又暗中指使翰林院的同僚孤立萧琰,散播谣言,说他仗着秦王的势力,目中无人,妄图干涉朝政。

    萧琰身处困境,却始终没有退缩。他知道,自己肩负着苏州百姓的期望,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他更加谨慎地处理手中的事务,不给张大人任何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