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秦王出面解危机(二)(2 / 5)

臣只是依法办事,何来陷害之说?还请陛下明察!”

    圣上接过奏折和证据,仔细翻阅起来。他看着奏折中详细的记录和确凿的证据,眉头渐渐皱起。江南赋税之事他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如今李顿提供了如此详细的证据,由不得他不信。而萧琰通敌叛国之事,也确实存在诸多疑点。

    圣上沉吟片刻,对张大人说道:“张爱卿,秦王殿下提供的证据十分详细,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张大人心中慌乱,却依旧强装镇定:“陛下,这些证据都是秦王殿下伪造的,是他为了陷害臣而故意编造的谎言!臣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多年,绝不可能做出贪腐舞弊、陷害忠良之事!还请陛下不要轻信秦王殿下的一面之词!”

    “张大人,事到如今,你还在狡辩!”李顿怒声说道,“你府上的管家已经亲口承认,是你让他将金银珠宝和通敌书信放置在萧琰家中的,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随后,李顿将管家传唤上殿。管家当着圣上和文武百官的面,再次交代了张大人陷害萧琰、贪腐舞弊的罪行,并将张大人与江南地方官员的往来书信、贪污粮税的账目等证据一一呈上。

    张大人看着管家呈上的证据,脸色苍白,再也无力反驳。他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道:“陛下,臣罪该万死!臣一时糊涂,犯下了如此滔天罪行,还请陛下饶臣一命!”

    圣上见张大人认罪,心中大怒:“张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掌管朝廷财政,本应以身作则,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可你却利欲熏心,贪腐舞弊,陷害忠良,实在是罪大恶极!朕若饶了你,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圣上当即下令,将张大人打入大牢,交由大理寺严加审讯,彻查他的罪行。同时,圣上还下令释放萧琰,并恢复他的官职,任命他为江南巡按御史,前往江南苏州,彻查当地的贪腐舞弊之事,安抚百姓。

    萧琰从大牢中被释放出来,当他得知圣上的旨意后,心中感激涕零。他深知,自己能洗清冤屈,重新获得朝廷的信任,离不开秦王李顿的鼎力相助。若不是李顿不顾自身安危,四处奔走,收集证据,他恐怕早已成为了张大人的刀下亡魂。

    萧琰来到秦王府,向李顿道谢:“殿下,此次若非您出手相助,臣恐怕早已性命难保。您的大恩大德,臣没齿难忘!”

    李顿笑着说道:“萧卿不必客气。你为官清正,心系百姓,本就不该遭受如此冤屈。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而已。如今你被任命为江南巡按御史,正好可以前往苏州,彻查当地的贪腐舞弊之事,还百姓一个公道。你此去江南,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多加小心,切勿再遭人陷害。”

    “臣遵旨。”萧琰躬身说道,“臣此去江南,定当竭尽全力,彻查贪腐,安抚百姓,不辜负陛下和殿下的期望!”

    萧琰带着圣上的旨意和李顿的嘱托,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途。一路上,他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心中更加坚定了彻查贪腐、为民除害的决心。

    抵达苏州后,萧琰立刻开始着手调查。他首先传讯了苏州的地方官员,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审讯。起初,这些官员还心存侥幸,拒不认罪,试图蒙混过关。但萧琰早已掌握了他们贪腐舞弊的证据,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这些官员终于低下了头,一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萧琰根据这些官员的交代,顺藤摸瓜,很快便将苏州一带参与贪腐舞弊的官员一网打尽。他将这些官员的罪行一一记录在案,上报给朝廷,请求圣上依法严惩。同时,他还下令将这些官员贪污的粮税全部追缴回来,发放给受灾的百姓,缓解百姓的生活困境。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一些被查处的官员的亲信和党羽,不甘心失败,暗中勾结当地的恶霸势力,想要伺机报复萧琰,破坏他的调查工作。

    一日深夜,萧琰正在府中批阅公文,突然听到府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他走出书房一看,只见一群手持刀枪棍棒的恶霸,正围攻着府门,想要冲进来。萧琰心中一惊,立刻下令府中的侍卫奋力抵抗。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侍卫们虽然英勇善战,但恶霸人数众多,渐渐陷入了劣势。就在这危急关头,一支精锐的军队突然赶到,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