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长剑在手江湖任我闯(二)(4 / 4)

p;   落叶铺满了紫禁城的石板路,踩上去沙沙作响。萧琰之和苏轻寒捧着账本和名单,跪在勤政殿前,等待着皇帝李新宇的召见。

    金銮殿上,气氛肃穆。万历皇帝李新宇看着那些厚厚的账本,脸色越来越阴沉,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魏忠贤,” 皇帝李新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万钧的气势,“他好大的胆子!”

    满朝文武吓得瑟瑟发抖,没有人敢说话。萧琰之低着头,能闻到龙涎香的味道,和青萍剑上的铁锈味混合在一起,有种奇异的感觉。

    “萧爱卿,苏千户,” 皇帝李新宇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你们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苏轻寒拱手:“臣只想铲除奸佞,还朝堂一个清明。”

    萧琰之抬起头,看着御座上的皇帝李新宇,突然想起了江南的织造工,想起了徽州的老宅,想起了西湖的月光。“臣恳请陛下,”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坚定,“废除织造局的苛政,让江南的百姓能安居乐业。”

    皇帝李新宇沉默了片刻,然后笑了:“准奏。”

    魏忠贤的倒台,比想象中更顺利。或许是那些账本和名单太过确凿,或许是皇帝李新宇早已忍无可忍,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最终被抄家下狱,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朝堂上的空气仿佛清新了许多,官员们不再小心翼翼地说话,脸上也有了笑容。萧琰之依旧是那个翰林院编修,每天在案牍间忙碌,只是偶尔,会摩挲一下书箱里的青萍剑。

    苏轻寒来看过他几次,每次都带着江南的新茶。他们会聊起杭州的西湖,徽州的老宅,镇江的水鬼帮,仿佛那些刀光剑影的日子,只是一场梦。

    “陛下说,青萍剑可以留给你,” 苏轻寒临走前说,“作为你立功的赏赐。”

    萧琰之摇了摇头:“这把剑,不属于我。”

    他捧着青萍剑,再次来到勤政殿。皇帝李新宇看着他手里的剑,眼神复杂:“你不想留着它?”

    “臣只是个书生,” 萧琰之将剑放在地上,声音平静,“治国安邦,靠的不是刀剑,而是民心。”

    皇帝李新宇沉默了很久,然后叹了口气:“你说得对。”

    青萍剑最终被送回了皇宫的宝库,和那些象征着王朝荣耀的文物放在一起。萧琰之偶尔会路过宝库,听到里面传来隐约的剑鸣,像是在诉说着江南的烟雨,徽州的秋风,西湖的月光。

    他知道,有些东西,比剑更锋利,比权力更持久。那是民心,是公道,是无数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他,一个曾经握着青萍剑闯荡江湖的书生,能做的,就是在这朝堂之上,用自己的笔,守护这份向往。

    窗外的落叶还在飘,萧琰之拿起笔,在奏章上写下:江南织造局,宜减赋,轻徭,以安民心。

    笔尖划过宣纸,留下清晰的字迹,像极了青萍剑划破黑暗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