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长剑在手江湖任我闯(二)(3 / 4)

bsp; 夜幕降临时,他们借着月色潜入孤山。魏忠贤的别院果然守卫森严,墙角下每隔几步就有一个巡逻的护卫,手里的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跟我来。” 苏轻寒压低声音,像只灵猫般窜到一棵大树后,萧琰之赶紧跟了上去。

    他们避开巡逻的护卫,来到别院的后院。这里有一座假山,苏轻寒说,假山后面有个密道,可以直通魏忠贤的书房。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萧琰之小声问,心里有些不安。

    苏轻寒的动作顿了顿,声音有些低沉:“我有个师兄,曾经是这里的护卫,后来因为发现了魏忠贤的秘密,被灭口了。”

    萧琰之不再说话,跟着她钻进密道。里面又黑又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他们只能摸索着往前走。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丝光亮。

    苏轻寒示意萧琰之停下,自己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然后对他做了个安全的手势。他们从密道里出来,发现自己正处在一间布置奢华的书房里,书架上摆满了古籍,墙上挂着一幅《上林图》,画得极其精美。

    “账本应该在书桌的暗格里,” 苏轻寒走到书桌前,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我师兄说,暗格的开关在砚台下面。”

    萧琰之站在窗边,警惕地望着外面。月光下,西湖的水面像铺了一层碎银,远处的画舫上还传来隐约的歌声。他突然觉得,这样的宁静,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罪恶。

    “找到了!” 苏轻寒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萧琰之回头,看见她从暗格里拿出一个紫檀木盒子,打开后,里面果然放着几本厚厚的账本。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突然被推开了,十几个东厂番子冲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面色阴鸷的中年人,手里把玩着一把折扇。

    “苏千户,萧大人,别来无恙?” 中年人的声音尖细,像砂纸摩擦玻璃,“魏公公早就料到你们会来,特意让小的在此等候。”

    苏轻寒将账本塞进萧琰之怀里:“你先走,我掩护你!”

    她的软剑再次出鞘,化作一道流光,与东厂番子战在一处。萧琰之握紧青萍剑,看着苏轻寒在刀光剑影中穿梭,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走了。

    他想起父亲的册子,想起织造局的工匠,想起徽州老宅里的那本账册。他举起青萍剑,朝着最近的一个番子刺去,动作虽然笨拙,却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青碧色的剑光再次亮起,这一次,萧琰之仿佛看到了无数的人影在剑光中闪现。他们有的穿着官服,有的穿着布衣,有的面黄肌瘦,有的神情悲愤。这些人,都是被魏忠贤迫害的冤魂。

    “这… 这是太祖爷的剑意!” 那个阴鸷的中年人失声惊呼,手里的折扇掉在地上,“不可能,这不可能!”

    萧琰之不知道什么是剑意,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停下。他的剑越来越快,越来越准,那些东厂番子在他面前,仿佛不堪一击。苏轻寒也愣住了,她从未见过如此凌厉的剑法,仿佛每一剑,都承载着无数的怨恨和希望。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书房里一片狼藉,东厂番子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萧琰之拄着青萍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手臂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

    “我们得赶紧离开杭州,” 苏轻寒捡起地上的账本,脸色凝重,“魏忠贤很快就会知道这里的事。”

    他们再次从密道离开,西湖的月光依旧温柔,却照不进人心的黑暗。坐在前往京城的船上,萧琰之看着手里的青萍剑,突然明白,这把剑,从来都不属于他。

    它属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为了公道和正义而牺牲的人。

    回到京城时,已是深秋。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