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精致的演员毫无生气的石头(3 / 4)

“哦…这个…那个…现在都讲效率嘛!

不少班组是错峰吃饭…对,错峰!”

他擦着汗,赶紧引导大家往食堂里设置好的“领导用餐区”

走:

“罗教授,各位领导,这边请,这边请!”

郑仪的心沉了下去。

这巨大的、空荡的食堂,这泾渭分明的进餐路线,那些沉默走向黑暗角落的老工人……如同无声的控诉,击碎了前进厂这个“标杆”

最后一点虚假的光环。

标本终究是死的。

再光鲜的涂装,也掩盖不住内里早已腐烂的真相。

于副市长脸上的笑容,此刻也显得极其勉强和尴尬。

当天下午的行程,是前往临海重点打造的滨海新区,参观一座去年落成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

新区规划大气,道路宽阔,崭新的写字楼和研中心林立。

那座“赋能中心”

位于核心位置,玻璃幕墙闪闪光,充满科技感。

讲解员是位口齿伶俐的年轻女孩,用激光笔点着大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和炫目的数据图表:

“……我们中心整合了全市主要工业企业的设备运行数据,打造云上平台,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优化排产……通过数字赋能,提升传统产业效率……”

数据很华丽,愿景很宏大。

然而,当讲解员应罗教授要求,现场展示接入平台的“前进机械厂”

某个车间某台设备实时状态时,屏幕却长时间处于“1oadg”

状态。

讲解员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有些慌乱地操作着平板。

“怎么回事?”

于副市长皱起眉头,低声问旁边的工信局长。

工信局长额头冒汗,小声嘀咕:

“可能……可能是网络波动……”

在众人沉默的注视下,讲解员鼓捣了好几分钟,屏幕才终于闪动起来,显示出一条看似正常的生产数据曲线。

但郑仪注意到,讲解员输入查询的那台设备编号,旁边显示的设备型号,与上午在前进厂车间里看到的那几台真正在运行的设备型号……根本对不上号。

这台被“监控”

的设备,存在于数据平台里,却未必存在于现实车间中。

又是一个花架子。

一个昂贵的、漂浮在数据云端的海市蜃楼。

罗教授没有当场点破。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学者式的平和表情,只是目光更深邃了些。

下午四点左右,行程结束。

在回酒店的车上,车厢里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难言的压抑和无力感中。

老李靠窗闭着眼,眉头紧锁。

薛敏低头翻看着今天拍的照片,脸色沉重。

罗教授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不知在想什么。

临海的问题,比明州挪款更沉,更黏稠,像一团纠缠不清的烂渔网。

僵尸企业靠输液续命,吸着财政的血;工人或被虚假雇佣抽干,或被迫逃离;表面的科技赋能力量微弱,徒有其表……

这些都还不是全部。

那些被精准抹去的网络控诉背后,是什么力量在运作?

于副市长和整个班子,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是无可奈何的庸官,还是……

郑仪感到一阵窒息。

车在一个红灯前停下。

郑仪无聊地看向车窗外的人行道。

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穿着件洗得白、领口磨破了的深蓝色工装外套的男人,正蹲在路边电线杆旁,用一块碎砖头压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纸上用粗黑的马克笔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大字:

“找活,啥都能干。”

男人低着头,蜷缩着身体,像个风干的虾米,任凭人来人往,没有任何人停下看他一眼。

路灯的光线落在他花白的头和布满皱纹的脸上。

那双麻木中透着最后一丝茫然的、渴求着一点点生计的眼神,像一根刺,猝不及防地扎进郑仪的眼底。

与上午在前进厂车间门口看到的那些老工人的眼神,一模一样!

郑仪的心猛地一抽。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伸手按下了车窗按钮。

车窗降下一条缝。

一股带着海边咸腥和城市灰尘味道的风灌了进来。

那个老工人似乎被开窗的声音惊动,茫然地抬起